发布时间:2024-12-30 10:58:57 新华社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2019年和2020年推出两轮支持举措的基础上,聚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海关总署29日出台新一轮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16项措施。
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海关总署推出优化特殊物品进出境监管模式,协同地方政府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试点并探索“白名单”跨区域互认;优化完善跨境电商出口转关模式,支持开展出口跨境电商跨关区退货监管业务试点,支持跨关区保税展示交易业务开展,研究推进在义乌开展进口日用消费品正面清单管理制度试点等措施。
为进一步畅通长三角一体化合作,海关总署从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营造高水平口岸营商环境方面发力。相关举措包括拓展“联动接卸”模式适用范围,开展多式联运转关模式试点,创新空运前置货站模式;支持进境种苗开展跨关区附条件提离;构建长三角地区进境粮食入境港、中转港、目的地海关“信息互通、执法互助、结果互认”的协作机制;完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机制,加强“数据+调研”融合分析、“外贸+产业”关联分析,提升服务宏观决策能力,稳定外贸发展预期等。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在守护国门安全和提升整体智治水平方面,海关总署还出台了健全口岸病媒生物联合监测机制、动植物疫情疫病和入侵物种联合监测预警机制;开展进出口农食产品和商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推进航空口岸“智慧旅检”跨关区合作,支持“智旅沪杭”“苏州城市航站楼”项目建设等措施。
此外,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长三角地区外贸进出口依旧展现出强大韧性和竞争力。据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合计进出口14.56万亿元,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5%,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6.6%。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神州控股联手北京交大 共促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和供应链绿色可持续发展
- 全国首个综合保税区低空运输智能通关模式启动
- 涉外卖员、网约货车司机权益 最高法发布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相关案例
- 张国清出席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并在福建调研时强调:不断提升数字领域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
- 2025年一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
- 长安凯程V919全球预售开启,11.99万元起!扬帆启航,VAN事如意
- 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91万亿元 工业品物流总额比重超八成
- 国家能源局出台举措 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 去年全国重点地区快递服务全程时限53.88小时
- 十部门联合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到2027年交通行业电能占比达10%
- 长三角低空经济产业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