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05 09:47:06 中国新闻网

顺应数字经济浪潮加快能源产业转型、便利民生、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4日举行的“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壮大”专场发布会上,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马双喜表示,山西开展了多个重大专项行动,持续壮大数字经济。
2022年,山西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增速排全国第11位。
马双喜介绍,近年来,山西信创产业快速发展,依托长城、曙光、百信等整机制造企业,云时代等集成企业,龙芯、华为、麒麟、统信等一批骨干企业,初步构建起CPU—操作系统—基础软件—整机—配套外设—应用集成的产业链条。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山西累计建成48座智能化煤矿,1217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两化融合贯标达标企业总量达到40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0.2%。
马双喜说,山西聚焦数字经济,开展四大专项。
在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专项行动中,山西依托开发区、高校、龙头企业等主体,分区域型、行业型、企业型三类,组织创建了长治高新区、太原理工大学、山西云时代等首批10家省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为社会提供数字化转型诊断、培训和解决方案等公共服务。
在省级数字经济示范园区专项行动中,山西组织创建了阳泉高新区、吕梁经开区等5家首批数字经济示范园区,推动数字经济重点产业、人才、资本、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打造各具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
此外,山西还实施“数智强晋”示范工程专项、新型智慧城市数字底座示范专项,支持数字经济示范“标杆”项目,构建良好数据生态。
其间,山西在壮大数字经济的同时,也在逐步释放产业红利。
山西省审批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连建林介绍,近年来,山西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应用场景,特别是结合省情,在能源、交通、文旅等领域加强大数据分析和应用服务,提升政府治理的系统性、精准性和科学性。
其中,通过建设“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的比例大幅提高。“掌上办”“指尖办”成了政务服务标配,“一网通办”“异地可办”“跨省通办”越来越普及。
在山西的经济大盘中,国有经济占据重要地位。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带头示范作用?
山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李强表示,山西省国资委及省属企业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一方面加快国资监管数字化,另一方面加快推动省属企业数字化发展。
未来,山西将分类推进数字化转型,制造类企业加快建设推广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智能现场;能源类企业加快建设推广智能矿山、智慧电厂、智慧管网等智能现场;建筑类企业重点开展建筑信息模型、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服务类企业着力推进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供应链等建设。
每日 推荐
- “十四五”交通规划17项主要指标中6项提前完成 11项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 民航局:加快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拓展国际航线网络
- 国家铁路局:目前正在编制“十五五”铁路发展规划
- 国家邮政局:中国快递业务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 商务部:1-6月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长8.5%
- 上半年国家铁路发送货物19.8亿吨 同比增长3.0%
- 大载重无人机成功试飞 特色农产品开启“空中走廊”
- 国家邮政局:指导相关快递企业优化收费计重规则
- 数说上半年快递物流业“成绩单” “小包裹”折射中国经济澎湃动能
- 【江苏】全面启动2025年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工作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做强国内大循环重点政策举措落实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