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企业信息 > 正文

坚持不上市的顺丰,为何又要上市了?

发布时间:2016-02-23 09:13:08 虎嗅网

曾坚称不会为圈钱上市的顺丰,终于松口。   
  2月19日,深圳特区报刊登了顺丰的上市辅导公告,这是顺丰首次公开承认已经启动国内上市流程。按照公告内容,顺丰拟在国内证券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目前正在接受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辅导。  
  据顺丰官网信息显示,成立于1993年的顺丰速运建立了庞大的信息采集、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快件收派等业务机构及服务网络,截至2015年7月,顺丰已拥有近34万名员工,1.6万台运输车辆,19架自有全货机及遍布中国内地、海外的12260多个营业网点。顺丰旗下除目前拥有速运物流、顺丰优选等资产板块,不过,对于将打包上市的资产,目前未有更多的细节透露。
  坚持不上市的顺丰
  在圆通、申通、中通纷纷加快上市步伐的背景下,顺丰确认启动A股上市并不意外,并且此前便有迹可循。
  去年,顺丰挖来原摩根士丹利亚太区投资银行部副主席之一的梁翔(ChongLeong),担任集团副总裁,被认为是上市计划已启动加快。梁翔此前曾主导和参与过多家内地房地产公司在香港的上市项目,在操盘上市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  
  再往前推2年,2013年顺丰首次公开融资,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古玉资本共同投资顺丰约25%的股份,投资金额80亿元人民币。顺丰首度融资引发业内揣测,公司可能是在为上市铺路。甚至有分析认为,由于国内IPO还不知何时重启,且排队企业太多,欧美市场对顺丰模式的接受程度又比较低,顺丰届时选择香港上市的可能性较大。
  虽然屡屡传出将登陆资本市场,不过顺丰官方对于上市一直持有否认态度。
  “上市的好处无非是圈钱,获得发展企业所需的资金。顺丰也缺钱,但是顺丰不能为了钱而上市。上市后,企业就变成一个赚钱的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的神经,对企业管理层的管理是不利的。”2011年,顺丰创始人王卫罕见接受采访,在谈及上市时态度明确。在王卫看来,一旦上市,就要信息披露,这样将不利于制定战略计划,作为一家正在快速成长的企业,更加有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商业秘密。
  此后,顺丰高管公开露面,对于上市问题基本上都延续了王卫的否认态度,包括13年的那次首次融资,当时顺丰副总裁王立顺强调,顺丰开放股权意在核心业务发展方面“再提速”,目前没有上市计划,这与其他快递行业力图在资本市场上的跑马圈地截然不同。而三家新股东对于上市没有要求,其与顺丰签署的协议中,也没有关于上市的相关条款。
  为何又要上市了?
  除顺丰之外,中通计划赴美IPO,时间拟定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拟融资10亿至20亿美元,如果一切顺利,这将是阿里巴巴之后第二大的中企赴美IPO。去年底申通快递、圆通快递都发布了借壳上市计划。而处在国内快递业第二梯队的全峰快递则选择在新三板上市,德邦物流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提交IPO申请,宅急送也公开表示过自身上市计划。   
  目前快递行业的竞争已经由价格蔓延到了资本层面,需要资本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各家争先上市已是趋势。虎嗅在《排名前七的快递公司,四家要上市,他们在急什么?》一文中论述了快递行业集体冲刺上市热潮的原因:利润率下降、收入增速放缓,快递公司需要在产能过剩之前把握时机,获取更高估值。顺丰也面临这些问题,在此不再赘述,除此之外,顺丰上市或者还在于转型的资本压力,以及资本方的需求。 
  顺丰已经不是一家简单的物流公司。其内部将原有业务板块划分为六大业务事业群进行独立运营:速运事业群、商业事业群、供应链事业群、仓配物流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顺丰国际事业群。  
  业务涉及到速递、生鲜电商、跨境电商、金融支付、无人机等。比如,去年1月,顺丰正式上线跨境电商网站“顺丰海淘”,后改名为“丰趣海淘”,这是除顺丰优选之外的第二个电商网站。5月,联手中信银行跨界合作,推出共有品牌的“中信顺手付”试图打通电商链条上的支付环节,并为上游商家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人零售金融服务。10月,投资入股深圳智航无人机。
  顺丰的路子越来越广,三年前的80亿融资难以维持如此巨大的盘子。界面援引物流专家赵小敏的观点,“加快IPO进程主要是因为国有资本介入后对于投资回报率有一定的要求,现在集团多样化经营对于资金也有一定的要求。”  
  投资者最关心的是顺丰估值能到多少。截至目前,顺丰并未公布其财务数据,也没有对外披露过估值。若按3年前的那次80亿持股25%的融资来算,顺丰在2013年的估值超过300亿。而早在2011年,当时有投资人称,“顺丰如果上市的话,市值应该在150亿人民币左右。这还不算溢价的部分。如果算上溢价部分,这个数字就还要再乘以8。”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