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0:02:35 经济日报

近日,湖北武汉市18条低空试点航线获批。武汉市提出,到2030年,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进入国内低空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政策催化,资本追捧,除了武汉,各地也布局火热,竞逐这条新赛道。
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3000米内低空空域各类飞行活动,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所产生的综合经济形态。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低空经济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我国发展低空经济,有市场需求优势,也有产业基础优势,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提前识别和防范产业风险。谨防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单一模式、同质化竞争。
发展低空经济,顶层设计是关键。空域是战略资源,应当加强战略管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走在前列的地区可进一步拓宽“空中市场”,争取在科技创新、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应进一步深化对低空经济的认识,结合本地资源禀赋错位竞争,找到最适宜的发展方向。
发展低空经济,设施建设是基础。需着力完善通用机场、起降点、维修站等地面设施网,健全通信、导航、气象、监测等低空智能信息网,积极争取空域资源、扩充低空飞行航线网,打造覆盖全域的低空飞行服务网,全力搭建低空经济发展的空中路网。
发展低空经济,研发制造是核心。需聚焦完善整机制造、关键系统研发、关键零部件生产、新型材料供应等全产业链,加强技术创新和项目招引,培育头部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做优低空经济产业。
发展低空经济,拓展应用是抓手。需加快发展应急救援、交通物流、农业生产、文化旅游等“低空+”多业态应用场景,持续推动低空经济走进千家万户、赋能千行百业。
同时,加快构建空中交通管理规范,为未来产业发展打下基础。我国目前面临着低空开放与空中安防的矛盾,低空开放应在保障飞行安全、信息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制度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构建规范高效的空中交通运行保障体系。
低空经济是条新赛道,不能“炒概念”“赶时髦”,更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只有统筹布局,立足已有优势,激发市场活力,提供政策保障,加强技术支撑,才能让低空经济飞得更久更远。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