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四五” 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苏政办发〔2021〕37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1年8月1日
江苏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
物流业联结生产、流通和消费,高度集成和深度融合运输、仓储、配送、 信息、金融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提升国民经济循环效能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十四五”是江苏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篇章的关键阶段,也是江苏物流强省建设的重要机遇期。面对新发展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率先探索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江苏路径,应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推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动能转换,实现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我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
物流规模效率全国领先。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32.88万亿元,占全国比重11%左右,“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7.4%;实现物流业增加值6145.12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6%。2020年全省公铁水空完成货运量27.5亿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6.7%;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居全国第一位。物流效率持续提升, 202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3.8%,较“十二五”末下降了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
物流供需结构加快调整。内需驱动的民生物流提速发展。“十三五”期间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年均增速51.7%,比社会物流总额增速高44.3个百分点。 2020年全省快递业务量达69.8亿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25%。运输结构调整成效显现。 2020年,全省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达到62%,居全国前列。江苏新亚欧大陆桥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等4个项目成功创建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南京、苏州、常州、无锡、海安等相继开通海铁联运班列,无接触配送、统仓共配等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崛起,仓储结构持续加快优化,高标准仓储设施比例明显上升。
平台主体建设成效显著。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创建南京港口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苏州(太仓)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苏州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6个城市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连云港海港、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淮安空港互为支撑的现代物流“金三角”建设加快。持续推进示范物流园区创建工作,省级示范物流园区达60家, 其中, 6家入选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全省4A级及以上物流企业达274家,居全国第一位。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物流主体在保障全国防控救援物资运输、生产生活物资流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智慧绿色态势加速形成。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加快应用。智慧物流园区、智慧港口、数字仓库、大数据中心等一批物流新基建投入使用。传统物流业务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物流全程数字化、在线化和可视化渐成趋势。平台经济创新发展, 2020年全省网络货运平台达83家,整合车辆59.8万辆,运输货物达1.7亿吨,交易额达202亿元,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绿色物流取得新进展,全省5个城市入选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居全国第一位;托盘循环共用、挂车交换共享、仓库太阳能屋顶日益普及,快递企业探索使用可回收包装和可循环材料,电子面单普及率达99%以上。
国际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国际航运、航空能力逐步提升,全省开辟集装箱近远洋航线72条,国际及地区通航城市达52个。“十三五”以来, “江苏号”中欧班列开通25条线路,累计开行5254列。“连新亚”“苏满欧”“宁新亚”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班列品牌线路。国际物流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拥有10个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20个综合保税区,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南京中国邮政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标志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东西双向开放大通道正递进形成。
行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物流政策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推进国家赋予的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任务,推动以智慧物流发展促进物流降本增效。围绕物流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冷链物流、物流园区创新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国家和省各项降本增效改革措施加速落地,物流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减税降费取得实效,“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优惠公路水路通行费达147亿元,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江苏经验”和“江苏模式”。
“十三五”期间,全省统筹推进物流业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和降本增效,物流业发展基础日益巩固。但同时, 我省物流业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降本增效仍需继续深化。物流全链条效率低、成本高、综合效益不显著问题突出,设施联通不畅、多式联运占比偏低、标准化水平不高亟待解决;物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力度还需增强,公共信息资源共享还需推进;以智慧物流为主抓手的降本增效综合改革仍需加大力度。二是服务能级提升还有很大空间。物流枢纽多而不强,集聚辐射效应发挥不充分;高端供给存在结构性短板,现代供应链服务能力和嵌入产业链深度广度不足,本土“链主型”企业较为缺乏;应急物流保障、民生物流品质和绿色物流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创新生态机制亟待充分激活。物流主体创新动力不够强,资金、技术、人才瓶颈依然存在,对新技术新业态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制定的参与度不够;在技术应用、产学研协同、智慧化改造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技能、高层次物流人才仍有较大缺口。四是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待全面增强。物流行业治理方式仍较为传统,与物流新业态发展相适应的规则标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相对滞后;治理合力不足,行业信用体系、统计评价体系和信息共享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行业组织深度参与行业治理的力度不够,完善政府决策、引导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的作用发挥不显著。
(二)面临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国内外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进一步增多,统筹稳与进、质与量、内与外的各项任务依然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江苏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
1.“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为江苏物流高质量发展赋予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新要求,为我省物流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江苏作为物流大省,基础设施完备、平台经济发达、智慧物流水平高、人才资源富集,逐步形成了以枢纽经济为牵引、多业融合发展的物流产业集群,具有开放和创新先发先行优势。“十四五”时期,江苏物流业发展迈入枢纽能级加速提升期、物流体系关键成形期、物流主体国际竞争力培育期,要紧扣“强富美高”的总目标总定位,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中发挥现代物流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服务、高效能治理,着力激发新动能、开辟新空间、塑造新优势,在降本增效、改革创新、产业融合、区域协同等方面形成引领示范,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贡献物流力量和物流智慧。
2.新发展格局为江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明确新方位。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立足点,国内超大规模市场的供需高效对接,产品面向国内国际市场进行辐射,均需要物流进行有机串接和高效协同,将推动物流辐射范围、流量流向、网络布局、服务组织的变革重构。物流流向由外循环单环流动为主转向内循环—外循环双向流动,物流服务网络更多面向服务强大国内市场进行布局,对物流通道和枢纽布局提出新的要求。货物规模扩张增速放缓,物流需求结构向个性化、品质化、精益化转变,对物流服务供给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江苏作为国内众多产业循环发起点联结点和融入国际循环的重要通道有力支点,要顺应国家产业布局、内需消费和物流空间融合重构发展态势,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和服务组织方式,加快构建内外联通、高效运作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扩大高质量物流服务供给,增强需求适配性,推动物流体系向以服务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陆统筹方向转变。
3.多重国家战略叠加实施为江苏物流业开放协同发展创造新机遇。“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多重战略叠加交汇,为江苏参与全球合作竞争、加强区域协作和创新协同发展拓展了新空间,经济集聚度、区域联通性、政策协同效率进一步提升,将推动物流形成跨区域联通、一体化协作的发展格局。内陆枢纽规模化布局、沿海沿江港口竞争,对江苏物流枢纽地位、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等带来挑战。江苏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重要枢纽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核心区域,要充分发挥物流比较优势,消除跨区域物流堵点和断点,打破区域内部和跨区域物流服务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推进物流跨区域设施联通、资源共享、协同运作、区域共治。推进高能级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加快物流要素资源合理配置和规模集聚,提升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拓展国际物流通道服务网络,提升现代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推动物流企业、标准、技术、品牌走出去,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提供支撑。
4.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推进为江苏物流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业广泛应用,智能物流装备和技术加速迭代,推动物流资源要素的数字化改造、在线化汇聚和平台化共享,物流人员、装备设施以及货物将全面接入互联网,呈现指数级增长趋势,形成全覆盖、广连接的物流互联网,将实现物流作业流程、技术应用、组织运作、经营管理、业态模式的全面创新。江苏作为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发展高地,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加快物流业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全面推进物流技术、业态、模式和管理创新。加快物流创新主体培育,推进物流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强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管理效能和现代化治理水平,打造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智慧物流产业体系,形成万物互联的数字物流新生态。
5.现代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对江苏物流供应链优势重塑提出新要求。江苏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全国规模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位势和能级不断提升。物流是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保障环节。现代产业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将推动生产物流和城乡消费物流服务体系重构,推动供应链管理、精益物流以及快递快运、即时物流、冷链物流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要充分发挥物流在塑造供应链竞争优势上的关键作用,深化与实体经济链条的高效协同,按照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安全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供应链,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妥善应对错综复杂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加强供应链安全国际合作,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韧性。进一步增强物流业在制造、商贸、农业等产业体系重构中的战略引领能力,实现江苏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价值链高端化。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新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聚焦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着力提升枢纽网络服务能级,着力提升物流主体国际竞争力,着力提升物流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水平,着力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全面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更好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物流要素配置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统筹兼顾,区域协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建立跨区域物流协同机制,提升跨区域物流合作层次和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城乡物流一体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物流,稳步提升物流均等化水平,强化社会民生物流保障。
重点突破,系统推进。坚持补短板与锻长板相结合,推进物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航空物流、高铁物流、冷链物流、农村物流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发展。坚持系统性思维, 全局性谋划降本增效综合改革、物流设施建设、服务体系构建、业态模式创新等,全面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
开放共享,融合创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筑互利共赢的物流与供应链合作体系。推进物流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深化物流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加强供应链创新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智慧绿色,安全可控。以科技赋能促进物流业创新发展,加快物流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改造。坚持绿色低碳,深入推进现代物流节能减排,完善逆向物流体系,实现物流全链条绿色化发展。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完善应急物流体系,强化粮食、能源等战略物资保障能力,增强供应链安全韧性。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枢纽引领、内联外通、集约高效、智慧共享、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把江苏打造成为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物流数字化建设先行区、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验区。
现代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形成以国家物流枢纽为骨干、以省级物流枢纽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为支撑的物流枢纽体系,新增5家国家物流枢纽、 5家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40家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设28家省级物流枢纽。物流网络通达能力显著增强,便捷化程度居全国前列,货物经由江苏口岸到达主要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国际物流通达性进一步增强。城市、农村配送网络不断完善,建成城市快递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站) 15000个,建制村主要品牌快递通达率100%。
物流服务质量效率实现新跃升。系统性物流降本增效取得新突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1.8%左右。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大宗货物实施“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铁路货运量占比较2020年末提升3个百分点,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多式联运、 高铁物流、航空物流、冷链物流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品质明显提升。物流主体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领军企业。
智慧绿色发展增添新动力。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在物流领域的覆盖率大幅提升,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智能装备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应用数字技术的比例达到80%以上、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智慧化率达到80%以上。物流绿色化水平明显提升,逆向物流体系基本建成,邮政快递全面使用循环中转袋(箱),电商快件基本不再使用二次包装,邮政快递网点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达到90%以上,城市新增和更新的邮政快递新能源车比例达到80%。
现代化管理体制释放新效能。物流行业“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建成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全面应用。政府创新监管取得突破,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开放共享机制基本建成,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在公共物流信息发布、统计直报、信用体系、行业监测等方面发挥新成效。
(四)发展重点。
“十四五”时期,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江苏现代物流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全面推进“三个转变” 。从数量降本向系统增效转变。巩固和深化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的江苏成果,进一步破除“中梗阻”、打通微循环,完善物流运行体系,创新组织方式,提升综合服务效率,系统性降低经济循环成本。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把创新作为推动江苏现代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大物流技术、管理、组织、服务和体制机制等创新力度,打造创新赋能的物流经济。从基础支撑向价值创造转变。在发挥好物流业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现代物流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现代物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性作用,推进江苏物流业向集成产业供应链、塑造竞争新优势、实现价值创造的方向发展。
重点围绕“一个方向、两大体系、三个高地”推进实施,提升江苏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水平。
聚焦一个主攻方向。聚焦物流业“降本、增效、提质”,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统一,以结构性调整、技术性创新、制度性改革为路径,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系统性推进物流改革创新,激发现代物流发展内生动力。加快补齐物流枢纽设施网络建设短板,进一步优化物流空间布局,推动解决设施衔接不畅、信息不共享等问题,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效率,高质量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和服务领域拓展,加大智慧物流技术应用,创新物流服务组织方式,发展平台化服务组织模式。强化物流高质量服务供给,延伸物流服务价值链条,探索物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路径。着力深化物流“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推进降税清费、优化监管服务、强化部门协同,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
完善两大支撑体系。一是聚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运行体系。持续放大江苏综合交通物流畅通循环效应,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加强与国内物流通道网络的一体衔接、与国际物流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着力推进物流枢纽、物流园区联通成网,全面提升物流枢纽服务效能,在更大范围促进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有力支撑江苏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二是着力构建安全可靠的现代供应链体系。发挥“链主”企业与供应链服务商的引导辐射作用,以物流为牵引,加快推动供应链各主体各环节设施设备衔接、数据交互顺畅、资源协同共享,促进资源要素跨产业、跨区域流动和合理配置,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加快三个高地建设。一是智慧物流创新高地。构建“数字驱动、协同共享”的智慧物流创新发展新生态,加强新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智能物流装备应用,推进相关领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幅度提升物流数字化、安全性水平。加大物流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物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速形成引领行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体系、大数据中心、智慧物流云平台和应用新场景,抢占智慧物流发展战略制高点。二是产业物流融合高地。大力提升产业物流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速高端化、品牌化、高附加值化,形成产业物流融合发展的示范效应。提升制造业供应链协同发展水平,大力发展以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精细化、高品质现代供应链服务,形成引领行业发展、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融合模式和标杆主体,增强物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消费规模及品质双升级。三是民生物流品质高地。适应内需扩张、消费升级,提升民生物流运行水平和服务品质。强化城乡双向物流服务能力,推进形成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立足江苏、辐射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适应新零售、新消费等模式崛起,激发民生物流业态模式创新活力,以高质量供给激发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邮政快递、冷链物流、跨境电商、绿色物流等民生物流品质化、便利化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空间布局与城市定位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推进形成“三横三纵”物流通道布局和“一极两翼多节点”的物流枢纽布局,明确城市物流功能定位。
(一)物流通道布局。
1.“三横”物流通道。
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等,发挥陆海统筹、联动亚欧的区位优势,增强西向开放辐射和东向出海能力,提升中欧班列运行规模与质量水平,完善海铁、海河与公铁联运网络,强化国际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集散、国际供应链基地建设,支持连云港和徐州联合建设“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标杆示范,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双向跨境物流大通道。
长江联运转运通道。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挥江海河统筹、承东启西优势,增强港口一体化发展合力,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完善多式联运网络,强化江海联运、远洋中转、近洋直达等功能,构建起服务长江经济带、联通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
沪宁综合立体通道。依托京沪铁路、沪宁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等干线网络及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发挥综合交通优势和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强化高端要素集聚能力和物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海铁联运、全球供应链管理能力,构建起立体化、强辐射的陆海空协同物流大通道。
2.“三纵”物流通道。
沿海物流开放通道。依托沿海铁路、沿海高速公路,发挥连南接北、通江达海优势,强化集装箱出海能力建设,加强港口间物流协同,增强江海河、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服务能级,整体提升江苏沿海港口的出海功能,构建起面向东亚、接驳内陆的国际物流海上通道。
京杭绿色航运通道。依托京杭大运河,发挥高等级航道网水运优势和产业集聚优势,推进与沿江沿海港口的深度合作,强化内河集装箱运输、大宗物资中转集散、公铁水多式联运等功能,提升内河智慧、绿色航运水平,构建起智能高效、绿色安全的现代生态航运物流通道。
中轴南北互联通道。依托京沪高速、锡泰、常泰过江通道等,发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优势,推进高能级物流枢纽建设,强化陆路中转集散和公铁水多式联运功能,提升锡常泰创新要素南北传导辐射能力,构建起东融上海、西接南京都市圈的中轴物流通道。
(二)物流枢纽布局。
以打造南京都市圈多类型国家物流枢纽叠加优势为物流枢纽增长极,以苏锡常通和徐连淮物流枢纽组团为两翼,以省级物流枢纽为支撑,形成“一极两翼多节点”的物流枢纽布局。
1.打造南京物流枢纽增长极。
发挥南京都市圈作为长三角带动中西部发展传导区域的独特优势,加快推进多类型的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全面增强海港、空港、陆港、商贸服务、生产服务等国家物流枢纽集聚辐射能力,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核心货运枢纽的服务能级,加快数字物流创新应用,加强全球供应链组织能力,建成服务长三角、带动中西部、链接国际的物流枢纽增长极。
2.打造苏锡常通与徐连淮“两翼”物流枢纽组团。苏锡常通环沪物流枢纽组团。发挥苏州(太仓)港集装箱干线港、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无锡区域性航空枢纽、常州综合港务区、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等枢纽组合叠加优势,推进苏州、无锡、南通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强化江海联动、枢纽协同、全球供应链组织功能,推进国际高端要素集聚平台与融合创新高地建设,建成服务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引领区域开放协同发展的物流枢纽门户。
徐连淮物流“金三角”枢纽组团。发挥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淮安航空货运枢纽的多式联运优势,布局建设徐州—连云港—淮安综合性物流枢纽,推进物流枢纽一体化规划,强化协调合作、设施联通、功能协同,推动枢纽经济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建成加速苏北崛起、联动苏鲁豫皖、辐射中西部的物流枢纽引擎。
3.打造五类物流枢纽。
港口型物流枢纽。依托南京、苏州、南通、连云港等城市,推进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据港口基础设施能级、多式联运水平、产业条件、中转集散能力等因素,重点推进镇江、泰州、江阴、张家港、盐城、扬州、淮安、常州、徐州等城市建设港口型省级物流枢纽。
空港型物流枢纽。依托南京等城市,推进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据区域发展战略、机场能级、航空货运规模、产业条件、中转集散能力等因素,重点推进无锡、南通、淮安等城市建设空港型省级物流枢纽。
陆港型物流枢纽。依托南京、徐州等城市,推进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据公路和铁路货运规模、高等级公路和铁路设施网络、多式联运水平、产业条件等因素,重点推进苏州、无锡、常州、淮安等城市建设陆港型省级物流枢纽。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依托南京、苏州、无锡等城市,推进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据工业生产总值、优势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总体水平等因素,重点推进徐州、扬州、镇江、泰州、连云港、宿迁等城市建设生产服务型省级物流枢纽。
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依托南京、南通等城市,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依据专业市场、城乡消费、电子商务、贸易规模等因素,重点推进无锡、常州、常熟、盐城、扬州、海门等城市建设商贸服务型省级物流枢纽。
(三)城市物流功能定位。
综合考虑国家战略与全省物流空间布局,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结合现有基础和未来发展趋势,明确城市物流的功能定位。
1.南京。强化江海联运、集散分拨、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功能,推进国际货邮枢纽、航运物流枢纽建设,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全国智慧物流发展高地。
2.苏州。强化集装箱多式联运、供应链管理等功能,进一步推进国际铁路枢纽场站、集装箱近洋集散和国际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跨境物流服务平台,建成全球制造业供应链组织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港口枢纽经济先行区。
3.无锡。强化航空物流、国际快递、供应链物流等功能,推进多式联运、陆港物流等业态高质量发展,加快枢纽经济体系建设,建成区域性航空物流枢纽、江苏枢纽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
4.常州。强化铁公水空多式联运、区域分拨、分销配送功能,推进常州综合港务区建设,促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建成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江苏中轴核心物流枢纽、长三角现代物流中心城市。
5.南通。强化江海联运、大宗物资集散、航空物流功能,加强与苏南物流融合,推进南通通州湾、南通新机场建设,加快形成江海河、铁公水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建成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和江海联运新枢纽。
6.徐州。强化国际铁路集装箱中转集散、区域分拨、公铁水联运功能,推进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建设,做大做强枢纽经济,建成“一带一路”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淮海经济区物流中心城市。
7.连云港。强化多式联运、大宗散货物流、石油化工品物流等功能,推进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建设,强化跨境物流大通道服务能力,建成面向“一带一路”物流强支点、国际物流枢纽、国际大宗商品供应链基地。
8.淮安。强化航空货运、内河集装箱物流、铁公水联运功能,加强机场货运与高铁快运高效衔接,推进航空快递、区域分销分拨等物流功能建设,建成淮河生态经济带航空货运枢纽、苏北高铁快运物流基地。
9.盐城。强化与长三角区域物流协同,加强与日韩航空货运功能对接,推进多式联运、电商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制造业供应链建设,打造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物流枢纽、淮河生态经济带出海新门户、江苏沿海重要大宗商品物流基地。
10.扬州。强化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建设,增强与南京都市圈区域物流协同,推进港口物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建设,建成连接苏南、服务苏中、辐射苏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11.镇江。强化公铁水联运、公路集散、大宗物流功能,加强与南京、扬州物流协同,推进特色产业物流、能源物流建设,建成长江下游重要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清洁能源储存转运物流基地。
12.泰州。强化多式联运、分拨集散、专业物流等功能,加强与无锡、常州跨江物流协同,推进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区域分拨功能建设,建成长江下游重要的大宗商品供应链物流基地、江苏中轴重要物流支点。
13.宿迁。强化内河航运、集散分拨、专业物流等功能,加强与物流“金三角”的物流协同,推进智能家电供应链、电商物流、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建成淮海经济区重要的供应链物流基地、内河联运物流枢纽节点。
四、主要任务
(一)聚焦能级提升,推进枢纽经济跨越发展。
1.提升枢纽集聚辐射能力。推进要素资源向国家和省级物流枢纽集聚,补齐铁路专用线、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应急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干线运输规模和支线运输密度,整合专业化仓储、区域分拨配送、通关保税等设施。推进物流枢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枢纽内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打通多式联运“中梗阻”,加强干支衔接、标准对接和组织协同,切实解决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卡脖子”问题。推进既有货运铁路连线成网,加快苏州(太仓)港、连云港徐圩港、南通通州湾港、常州综合港务区、盐城大丰港和滨海港等港区铁路专(支)线建设,打通铁路货运干线通道与重点港区的“最后一公里”。提高海河联运内河航道等级,提升多式联运网络化运作水平。提升枢纽一体化组织运营能力。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功能联合、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培育形成优势互补、业务协同、开放高效的物流枢纽运营主体,进一步提升
组织运营、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能力。
2.打造多元协同的枢纽体系。推进建立协同高效的物流枢纽联盟机制,加强枢纽间功能协同和业务对接,形成多层次、立体化、广覆盖的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强化水水中转、水陆联运有机衔接,进一步发展壮大淮安港、徐州港、宿迁港、苏州港、无锡港等内河集装箱港,推进江海河一体化的港口型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强化干支运输、区域分拨、中转集散等功能,推进干支配一体化的陆港型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强化全货机航线直达、跨境物流和联运服务,推进内外联通、快捷高效的空港型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强化供应链管理、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功能,推进与重点制造业和商贸集聚区深度融合的生产服务型和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网络建设。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载体,串接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不同类型的物流枢纽,有效联结物流园区、货运场站、配送中心、仓储基地等物流设施,加快推进物流枢纽间开行“钟摆式”“点对点”直达货运专线、 班列班轮、卡车航班。
3.培育发展枢纽经济。统筹枢纽与城市、产业协同发展,强化枢纽综合竞争和规模经济优势,打造要素集聚全、流通效率高、业态模式新、聚合能力强的枢纽经济增长极。强化“枢纽+企业”“枢纽+平台”,提升枢纽组织能力,放大集聚发展辐射效应。重点吸引企业总部和研发、销售、物流、结算、营运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培育引进一批全球领先的平台型供应链企业,做大做强区域分销分拨、大宗物资交易、跨境贸易、保税通关、产业金融、创新协同等平台服务功能,形成枢纽发展与企业成长的共赢格局。强化“枢纽+产业”“枢纽+城市” ,构建枢纽经济产业体系,推动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发挥物流枢纽产业链供应链的组织功能,推动现代物流和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枢纽紧密型、偏好型、关联型产业,促进资本、技术、管理、人才等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集聚,推动发展航空经济、临港经济、高铁经济等,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能级和产业竞争力。
(二)强化供应链创新,推进物流与产业深度融合。
1.推进供应链管理模式创新。发挥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上的关键作用,提升物流企业的供应链组织管理能力,培育壮大一批现代化、专业化的供应链企业。强化供应链技术应用和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增强供应链金融、采购执行、分销执行、质量追溯、商检报关等增值服务能力;推进供应链企业加大数字化投入力度,提升供应链要素数据化、数据业务化和信息安全化水平,加强数据标准统一、信息互联和数据共享,推动供应链全流程业务上云,打造数字供应链和产业新生态圈。加快建设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的一体化供应链组织中枢,聚合链主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增值服务商等,推动供应链系统化组织、专业化分工、协同化合作,实现集中采购、共同库存、支付结算、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功能集成,提高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
2.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现代供应链战略地位。紧扣我省“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和“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政策规划体系,推进分行业供应链战略规划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大供应链重大基础设施、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协同和集成能力。围绕全产业链整合优化,创新供应链组织模式,强化制造企业供应链组织和要素资源整合能力,提升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带动制造业流程再造、模式创新、质态提升。围绕智能制造,打造一批具有订单管理、库存管理、数据辅助决策等功能的协同管理平台。提升重点产业供应链弹性。加强供应链安全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运输通道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与跨国物流集团、龙头供应链企业建立战略协作,提高全球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的能力,促进重要资源能源、关键零部件来源的多元化和目标市场的多样化。研究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应对工作机制,引导行业、企业间加强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中断风险信息共享和互助协同,分散化解潜在风险。
3.创新产业融合发展。依托重点产业集聚区,加快布局与产业发展紧密关联的一站式联托运、公共外库、分拨配送等设施,推进完善保税、冷链、快递、云仓等物流服务功能。推进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加强信息编码等基础类、质量控制等服务类、托盘等装备类的标准统一和衔接。推进工业供应链管理平台建设,推动物流企业深度参与制造企业资源计划、制造执行系统等关键管控软件开发,复制推广先进的信息融合模式,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共享。实施“快递进厂”工程,拓展邮政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融合发展深度,大力发展线边物流、逆向物流、准时物流等嵌入式驻厂服务,以“项目制管理”方式与先进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重点商圈、商贸集聚区、跨境电商平台,推动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共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强化集中采购、统仓共配、邮政快递、保税通关、支付结汇等物流服务功能。引导传统流通企业向供应链服务企业转型,推进现代物流与新型末端商业模式融合,加快完善直达社区、村镇的共同配送物流网络,提升末端物流服务效率。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电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加快构建农产品物流服务网络,完善基于农产品流通大数据的产销对接机制,拓展加工配送、安全检测、溯源查询等服务功能,延伸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能力。推进物流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物流金融服务模式,为物流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等服务,进一步激发物流市场主体活力。
(三)加快数字转型,积极推动物流改革创新。
1.加快推进物流数智化应用。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加快货、车(船、飞机)、场、物流器具等物流要素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物流枢纽、物流园区(基地)、港口码头、货运场站等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打造一批智慧物流园区、全自动化码头、无人场站、口岸智能通关、数字仓库等。推进智能化多式联运场站、短驳及转运设施建设。加快运用无人机、无人驾驶货车、可穿戴设备、智能快件箱、自动分拣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推进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加快推广“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仓库基本配置技术,推进传统仓储设施的数字化转型。
2.全面推进物流数字化管理。加快推进物流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在车(船)货智能配载、多式联运、安全运输、信用监管、路径优化等方面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改造,建立物流业务基础数据的采集管理系统。推动企业开展数据“上云”行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挖掘、应用物流大数据价值,提高物流大数据在风险识别、网络优化、市场预测、客户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水平。培育基于“数据+算力+算法”的核心能力。推进基于数据驱动的车货匹配、运力优化和车路协同等模式创新。推进智能物联网在运输风险管控、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提升运输精细化运营和主动安全管理能力。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重点,打通信息壁垒,构建安全高效的政企数据共享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监管标准。探索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汇集运输、仓储、交通、税务、银行、保险等多方信息的物流公共“数据池”,推进物流数据资源跨地区、跨行业互联共享。加快推进物流领域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基于大数据的信用约束、精准实施、分类扶持、协同监管的智慧化治理体系。
3.进一步深化智慧物流综合改革。推进智慧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成果的集成应用。围绕城市物流智慧化治理,打造一批智慧物流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智慧技术应用广泛、物流枢纽智慧互联、智慧物流主体集聚效应显著的智慧物流示范城市。围绕园区智慧化改造,建成一批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运营网络化的智慧物流示范园区。围绕智慧物流关键场景,推进物联网感知、物流仿真、车路协同、大数据挖掘算法等的研究应用。培养一批技术先进、模式新颖、服务高效的智慧物流示范企业和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一批引领江苏智慧物流快速发展的智力引擎载体。结合物流降本增效试点任务,进一步完善智慧物流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技术、装备集成应用的智慧物流产业生态,推进制定适用于智慧物流企业的管理标准和办法,建立智慧物流企业评估和评价体系。
(四)强化协同联动,加快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
1.深化都市圈物流一体化发展。围绕物流设施共建共享、网络互联互通、行业共管共治,统筹布局物流枢纽节点,优化配置物流资源,推进都市圈物流设施网络建设,加快构建区域分拨、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提升都市圈物流一体化组织服务效能。发挥南京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的聚合辐射作用,突出周边城市比较优势,构建枢纽引领、分工协作、层次分明的都市圈物流体系,合力推进都市圈物流一体化先行示范。强化南京海港、空港、陆港、商贸服务、生产服务等物流枢纽功能,提升多式联运、中转集散、供应链组织能力,加快推进南京全国航空货物和快件集散中心、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发挥周边城市产业承接优势,在镇江、扬州、马鞍山、滁州等城市布局建设一批干支衔接、智慧高效的城际配送中心,探索跨区域同城化的共同配送组织协作模式,创新配送车辆同城化通行管理举措,加快形成1小时物流配送圈。推动苏锡常海陆空物流枢纽资源共享共用,做强苏州江海转运、做大无锡航空货运、做优常州公铁水联运,推进无锡、常州打造陆港型物流枢纽。加快物流“金三角”建设,完善徐州陆港、连云港海港、淮安空港枢纽设施功能,建立枢纽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加强物流设施互联、信息互通、业务联动,推进徐州都市圈其他城市物流协同发展。
2.加强长三角城市群物流协同。立足长三角产业经济规模大、开放创新水平高、综合交通网络发达等基础,充分发挥上海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龙头带动作用,放大江苏产业链供应链组织能力强、开放口岸平台众多、科教创新资源丰富等比较优势,强化物流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推进建立苏浙沪皖物流一体化协作机制。推进枢纽共建、设施联通、资源共享、创新协同,营造市场统一开放、规则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共同打造区域物流一体化示范标杆。统筹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推进物流枢纽共建和设施联通。依托世界级港口群建设,加强港航物流合作,高水平推进苏州(太仓)港近洋集装箱枢纽港和远洋集装箱喂给港、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南通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共建共享和业务融合。提升南京、无锡、盐城和南通等城市机场物流服务能力,有效承接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资源溢出。深化口岸合作,提升通关一体化水平,复制推广“沪太通”集装箱多式联运模式,推进常州、苏州、无锡等地布局内河集装箱中心( ICT),开发直通上海港、宁波港的海铁联运班列。聚焦关键前沿技术,开展物流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建设开放、协同、高效的物流技术研发应用平台。依托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共同打造国际供应链组织和物流总部经济聚集区,推进建设一批集贸易分销、区域分拨、综合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下展示交易与分销分拨平台。发挥江苏民生物流资源集聚优势,提升农产品冷链物流、粮食物流、邮政快递、应急物流等服务水平,扩大面向长三角的优质民生物流服务供给。
3.推动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立足国内大循环,推进建立跨区域物流联动机制,加快形成便捷通畅、经济高效、协同运作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围绕大宗商品、生产资料、特色农产品、工业品等跨区域流通,推进与重要资源基地和消费市场的高效物流通道建设,加快发展枢纽间铁路干线运输,增开一批双向铁路货运班列,优化物流组织模式,提高跨区域物流运行效率。推进建立与陕西、甘肃、新疆等中西部省份物流协作机制,强化我省重要物流枢纽节点跨区域中转集散、联运转运、交易交割等功能,加强物流枢纽间基础设施联通对接。围绕集装箱、件杂货、大宗散货的跨区域流通,有序推进港口型物流枢纽班轮航线建设,加快推进与武汉、重庆等长江中上游港口城市建立物流联动合作机制。提升江海河联运、水水中转、铁水联运等服务功能,加强长江支线“班轮化”运作,增强航运资源交易、 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集聚力和影响力,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物流运输效能。围绕国际航运、航空货运、供应链管理、冷链物流、跨境物流、人才培训等重点领域,建立完善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以及广州、深圳等城市物流联动机制,密切与粤港澳大湾区物流联系,加强物流标准对接,推进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间交流,深化拓展业务合作,提升跨区域物流合作层次和水平。
(五)加强统筹推进,提升城乡配送循环效能。
1.加快城市配送网络一体化。立足城市经济循环,加快完善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层次分明的城市配送网络体系。优化城市物流空间布局,推进物流资源集聚集约发展,构建形成“物流园区(分拨中心) —配送中心—末端网点”三级城市配送网络。充分发挥商贸物流枢纽核心辐射作用,适应本地电商、直播带货等新零售发展,推进建设以商贸物流枢纽为核心的配送网络,引导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合理布局产地仓、前置仓、配送站、快递驿站、自提点和社区门店,高效衔接即时配送、网店配送、门店自提等模式,提高“最后一公里”本地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布局建设一批集运输、仓储、加工、包装、分拨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配送中心,强化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等功能。围绕城市商圈、景区、客运站等,完善快递揽收网点布局。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完善城市快递末端服务体系,加强邮政、交通、电商、快递等资源整合,推进设施共享共用,推广智能快件箱(信报箱)等新型设施建设。
2.创新集约高效的城市共配模式。立足资源协同共享,推动城市共同配送组织模式创新。强化城市货运配送统一管理,加快建立城市配送公共信息平台,发展“互联网+同城配送”,推动平台型企业整合同城货源和物流运力资源,加强配送车辆的统筹调配和返程调度。推进快递末端配送资源整合优化,大力推广统仓共配、分时配送等先进物流组织方式,引导快递企业通过联盟、合资等方式建立共同配送平台,建立统一品牌、统一管理、统一数据、统一分拣的共同配送体系。引导城市农产品流通由供应原料为主向供应成品、半成品为主转变,建设面向城市的低温加工处理中心,发展“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模式。
3.建立健全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立足乡村经济循环,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建设一批县域物流园区、公共配送(分拨)中心、镇级配送站和村级公共服务网点,健全乡到村工业品、消费品下行“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双向物流服务网络。全面实施“快递进村”,整合社会资源推动农村快递服务网络建设,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利用客运车辆开展代运邮件和快件。完善农村物流公共服务站点,促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节点网络共享、运力资源共用。推进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电商快递供应链网络下沉乡村,布局建设冷链物流产地仓、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推进交通运输、邮政快递与农业生产、加工、流通企业组建产业联盟,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仓储保鲜) +电商平台+快递物流”一体化的供应链体系,完善产运销一体化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围绕省内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农产品产地,推进直播电商与邮政快递融合发展,发展“直播电商+产地仓+快递共配”模式,推动物流赋能乡村发展。
(六)培育竞争优势,提升国际物流服务能力。
1.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立足国际循环,适应全球产业链深入融合和跨国供应链加速重构趋势,以“三横三纵”物流通道为基础,强化物流枢纽的国际物流设施建设,推进国际物流通道布局优化,加快构建便捷畅通、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国际物流通道网络。加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建设。强化新亚欧东向出海通道建设,深化与国际重要港口协作联动,推进开辟至重要战略性物资基地的海运直达航线。拓展加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重要贸易国家重点产能合作地区的国际空运航线、航班,重点开发日韩、东南亚、欧美、港澳台等方向航线,大力发展国际全货机航线。强化经苏州(太仓)港至东亚、南亚,经连云港、盐城至日韩的通道建设。进一步畅通西向陆路国际物流通道,优化南京、苏州、徐州、连云港四市中欧班列国际铁路运输组织,增强铁路集装箱集结能力,支持在沿线重要节点布局加工组装基地和物流枢纽,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通道线路布局和境内外揽货体系。围绕东亚小循环,重点加密至日韩等近洋航线,提高全货机航线直达率和航班密度。加强南京龙潭港、苏州(太仓)港等江海联运枢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及香港、新加坡等国际航运枢纽联动,优化至美西、中东、西非等远洋航线运输布局。推进连云港港、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强化集装箱远洋航运功能。
2.提升国际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物流枢纽通关保税和全球要素集聚等功能,打造内外有机联动、多运输方式协同的国际物流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国内国际市场能力。推进省市级公共海外仓建设,引导省内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业务合作等方式,围绕美国、欧盟、东盟等主销市场和“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的港口、铁路和航空枢纽,布局一批配套服务功能完善的公共海外仓,为外贸企业提供通关、仓储配送、营销展示、退换货和售后维修等服务。推动省国际货运班列公司、跨境寄递服务企业在国际物流重要节点区域设置海外仓,完善境外物流和寄递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海运快船、国际铁路定制班列、集并运输等模式,推进海铁联运和江海联运发展,进一步增强国际航运和铁路物流服务能力。增强全货机定班国际航线和包机组织能力,完善国际航空货运服务关口前移、空陆联运等服务,提升国际货源和运力资源组织水平。加快发展国际寄递物流服务,实施“快递出海”,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规划建设快件监管中心,增强进出境邮件、快件及货物的国际集散能力。适应跨境贸易碎片化新趋势,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RCEP)的跨境物流发展新机遇,加大对东南亚的物流布局与整合,推进具有跨境出口、海外仓配、全程追踪、金融融资等服务功能的跨境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全链路一站式跨境物流服务。
3.培育壮大国际物流服务主体。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加快推进具有全球供应链运营能力的航运企业、供应链管理企业、跨国公司采购分销中心在江苏设立高能级物流总部。推动省级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大型跨国物流集团,建设一批骨干海运企业、航空物流企业和中欧班列运营企业,提升我省物流企业在全球物流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省内企业通过投资并购、战略联盟、业务合作等方式整合境内外国际运输、通关、境外预分拣、海外仓等资源,提高到岸物流与境外落地配送服务能力。推进我省物流企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物流交流合作,跟随产业投资、重大工程项目走出去,提供配套国际物流服务,拓展全球物流网络。
(七)坚持低碳环保,推动物流全链路绿色发展。
1.营造绿色物流发展新生态。全面提升物流设施、技术、模式绿色化发展水平。推进绿色物流枢纽、园区和基地建设,加强土地和存量资源的集约利用,推广应用绿色节能物流技术装备,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加大货运车辆(船)适用的LNG加气站、充电桩、岸电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仓储设施的节能降耗与绿色发展,引导企业规划和建设绿色仓储新设施,推动企业对旧有的仓储设施实现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大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在枢纽园区、城市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应用。积极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大宗货物运输由公路转向铁路和水路,推动形成公路与铁路、水路合理的比价关系,加快发展铁水、公铁、公水等多式联运。探索建立物流领域碳排放监测体系,开展物流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研究。
2.发展绿色物流新模式。推动绿色运输、仓储和包装等环节协同运行,实现物流全链条绿色化发展。推广先进运输组织模式,推进公共“挂车池”“运力池”“托盘池”等共享模式和甩挂运输等绿色运输方式发展。推广应用装箱算法、智能路径规划、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科学配置运输装备,合理布局仓储配送设施。推动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等采用能源合同管理等节能管理模式。推广普及电子面单、环保袋、循环箱、绿色回收箱,推进物流企业与制造、商贸流通企业包装循环共用,推广使用循环包装和生物降解包装材料,推行实施货物包装和物流器具绿色化、减量化。
3.构建逆向物流新体系。优化城市逆向物流网点布局,完善城市社区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创新逆向物流回收模式,围绕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快递包装等废旧物资,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务平台和回收网络。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导生产企业建立逆向物流回收体系,推动汽车、工程机械、电子产品等生产企业利用售后服务体系建立再制造逆向物流回收网络。培育一批逆向物流服务主体,推动第三方物流开展逆向物流业务,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物流服务。
(八)突出重点领域,提升物流专业化服务能力。
1.冷链物流。围绕更好满足生鲜农产品生产流通规模化需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质化需求、生物医药等专业化需求,加快补齐冷链物流短板、打通流通堵点、完善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冷链物流发展水平。依托省内重点农产品产销地、集散地,分层次完善各类专业冷库设施布局,优化冷库供给结构,提升冷链物流设施水平。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物流园,推进建设面向城乡居民消费的低温加工配送中心。依托进境肉类、冰鲜水产品、水果指定监管场地、药品进口口岸及保税区,推进建设一批集保税仓储、加工配送、冷链查验、保税展示、冷藏运输、价格结算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区域影响力和市场辐射力的跨境冷链交易平台。依托大型生物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强化疫苗等生物制剂的冷链数据监测、国际航空冷链等服务功能,全面提升医药冷链物流专业化服务水平。围绕高铁集装箱冷链、航空冷链、医药冷链、生鲜电商、温控供应链等,打造一批冷链物流高端服务品牌。全面提升冷链物流节能安全管理水平。推广应用冷藏集装箱、冷藏车、低温物流箱、移动冷库等标准化设备,改善前端和末端冷链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城乡冷链服务网络覆盖水平。建立完善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监控平台,加强冷链产品全程溯源和温湿度监控。加快推进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供需匹配、绿色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提升冷链物流价值创造能力。
2.航空物流。加快补齐航空物流短板和弱项,构建与江苏先进制造业水平、外贸规模、消费能力相适应的航空物流服务体系。以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南京中国邮政国际货邮核心口岸、机场三期国际货运站、大通关基地建设,加强机场货运设施与物流枢纽高效衔接,强化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空空联运、空铁联运等功能,进一步推进航空物流资源向枢纽集聚。推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淮安涟水国际机场区域性货运枢纽建设,强化南通新机场航空物流功能,提升保税通关、航空快递、航空冷链等服务能力,拓展卡车航班等业务。推进既有航空货运设施改扩建,完善地面配套服务体系,提高航空运输与地面物流作业环节的衔接转运效率。推进机场物流与临空经济区、综合保税区高水平联动,实现区港一体化运营。培育和引进一批规模化、专业化、网络化航空物流龙头企业。拓展加密面向日韩、东南亚、欧洲等地的国际全货机航线,加快形成服务长三角、辐射周边国家地区、通达全球主要枢纽的航空物流网络。
3.高铁物流。发挥高铁准时高效运量大的优势,加快构建与现代化铁路网相匹配的高铁物流服务体系。推进南京、徐州、连云港、淮安规划建设高铁物流枢纽,在具备条件的高铁沿线城市布局一批高铁快运基地。加强高铁场站功能设施改造升级,完善与高铁物流相配套的硬件基础设施,强化货物安检、快速接卸货、分拣、存储、转运等功能建设。推动新建高铁枢纽同步规划建设邮政快递物流设施。依托高铁枢纽打造城市综合体、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和现代快递产业园。鼓励电商、快递等企业参与高铁物流枢纽建设,就近或一体化布局电商快递分拨与配送中心,完善与高铁物流高效衔接的分拨、配送网络。推广应用可加挂高铁货运车厢、高铁货运柜等专用运载装备。推进高铁物流枢纽开行跨区域、长距离的“点对点”的高铁货运班列、专列。围绕电商、快递、高端冷链及贵重物品、精仪器等时效性较强货物,打造一批“次晨达”“次日达”“当日达”高铁物流服务产品,推进形成多点覆盖、灵活组织的高铁物流服务网络。
4.应急物流。围绕保障各类、各级突发公共事件的物资供应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平战结合、响应快速、安全高效的应急物流保障体系。依托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等,布局建设一批应急物流基地,围绕重要交通物流节点,布局建设应急物流转运场站。整合优化存量应急设施,推动既有物流设施嵌入应急功能,推进各类物资储备设施和应急物流设施在布局、功能、运行等方面的匹配和衔接。提高应急物流技术装备水平,发展快速通达、转运装卸和“无接触”技术装备。突出实物与产能、政府与社会相结合,构建多元参与、互为补充、协调联动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充分发挥应急物流企业主力军作用,制定应急物流保障重点企业名录,建立高效响应的运力调度机制,提升物资跨区域大规模调运组织能力。推进交通、物流、卫生、粮食与物资储备等应急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 建立分级响应的应急物流保障协调机制,加强预案管理,提高应急物流系统韧性。
5.粮食物流。全面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发挥江苏粮食生产大省、消费大省和流通大省优势,依托粮食物流设施完备、加工产业发达、粮油品牌众多和粮机产业集聚等良好发展基础,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功能拓展、价值创造,推进国家级粮食物流枢纽建设,将江苏打造成立足长三角、服务长江经济带、联动全国和“一带一路”的重要粮食安全保障物流基地。进一步提升沿东陇海铁路、沿淮河出海线、沿江、沿海、沿京杭运河、沿连申线运河等粮食物流通道能力,强化重点粮食物流园区集疏运和集聚辐射能力。推进园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加快园区智慧化改造,提升公共服务、联运转运、粮食交易、精深加工、供应链管理等服务能力。全面推进粮食物流数字化建设,加强粮食物流园区信息互联共享,建设集物流资源调度、保供稳价、应急供应、安全监控、大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粮食物流产业大数据平台,提高粮食全产业链的智慧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亚欧大陆桥陆路通道和沿海沿江通道的国际粮食物流能力,构建安全高效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服务体系。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化布局、国际化贸易、供应链组织等能力的粮食物流运营主体,提升全球粮食资源配置能力。依托沿江沿海重要粮食物流设施,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粮食物流枢纽,加快形成层次分明、衔接高效的粮食物流体系,全面提高粮食物流运营效率,降低粮食物流成本。
五、重点工程
(一)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工程。
依托国家和省级物流枢纽,创新“枢纽+”发展模式,突出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平台集成、产城融合,强化物流枢纽要素组织和集聚辐射能力,提升经济发展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打造一批支撑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枢纽经济示范区。
加强临港产业整合提升,推进连云港港、南京港、苏州港、南通港等强化国际贸易、大宗商品交易、航运服务等功能建设,做优港口型枢纽经济;大力发展临空经济,推进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等强化高端国际贸易、高端制造、航空快递等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做强空港型枢纽经济;加强铁路与公路物流资源整合和布局优化,推进徐州淮海国际陆港、无锡陆港、常州陆港等强化智慧物流、电商快递、区域分销、现代供应链等功能建设,做精陆港型枢纽经济。
发挥枢纽引领带动效应,推进与重点制造业集聚区、商贸集聚区深度融合发展,提升枢纽经济发展层级,到2025年,打造一批要素汇聚能力强、开放联动水平高、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
(二)物流园区织网工程。
打破物流园区孤岛格局,突出科技赋能、互联互通、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推动国家物流枢纽、省级物流枢纽、示范物流园区之间加强业务合作、功能协同、要素流动、标准对接,加快构建线下互通、线上互联的物流园区网络。
全面推进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提质增效,加强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智慧化改造、专业化运营、现代化管理,推动全省物流园区规模化、组织化、网络化、平台化发展。补齐县域物流园区短板,在产业基础较好、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县(市),布局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县域物流园区。提升重点物流基地资源集聚、运营管理能力,将符合条件的重点物流基地升级为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建立有进有退动态调整机制,开展全省物流园区竞争力评价,打造一批物流园区品牌。打造协同高效的物流园区联盟,推进全省物流园区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拓展平台资源共享、安全管理、业务融合、数据挖掘等功能,开展全省物流园区上云行动。
大力推进物流园区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全面提升江苏物流园区整体竞争力,到2025年,全省示范物流园区互联成网,形成干支衔接紧、覆盖范围广、运作效率高、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园区网络。
(三)两业融合创新工程。
重点围绕特高压设备等10条卓越产业链和集成电路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设施设备融合、信息互联共享、业务流程协同、标准规范衔接,强化网络化协同、专业化服务、一体化运营,打造一批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两业融合创新服务品牌。
围绕重点产业集群,适应敏捷制造、准时生产等精益化生产需要,加快建设一批聚合干支运输、仓储管理、即时配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功能的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围绕重点产业链,推进一批重点物流企业深度嵌入产业供应链,为制造企业提供全球采购、库存管理、入厂物流、调运配送、应急储备、逆向物流等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引导重点产业“链主”企业整合内外部供应链资源要素,整合盘活存量物流设施,加快实施供应链流程再造,提升集中采购、分布式制造、协同物流、市场分销等全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水平。
推进物流业制造业创新融合试点示范,到2025年,培育形成一批物流业制造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新型示范项目和标杆企业,打造一批服务模式新、技术水平高、竞争能力强的融合模式和对接平台,引领带动全省物流业制造业融合创新水平显著提升。
(四)物流企业上云工程。
充分发挥江苏物流数据资源丰富、物联网发展先行优势,突出数字化转型和新应用场景构建,加快搭建网络化、协同化的物流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物流全链条和关键环节的数字化,全力打造数字物流江苏样板。
在公共物流管理、供应链服务、多式联运、物流园区、电子口岸等重点领域,加强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打造一批具有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功能的物流云服务平台。结合重点产业数字化创新应用,打造一批面向全供应链的云标杆企业。推动大中型物流企业将信息基础架构和应用系统向云上迁移,实现管理上云和业务上云。推进中小微物流企业使用云应用软件,充分发挥网络货运平台作用,开展基于云的移动化或互联网化应用。结合物流企业上云需求,培育一批云平台应用服务商,推进技术产品创新,提升云平台应用服务能力,推广一批面向物流企业的普惠性服务。
全面实施物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到2025年,在全省打造一批便捷高效、成本经济的物流云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云平台应用服务商,树立一批上云标杆企业,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模式和成功经验,推动全省物流业数字化转型走在全国前列。
(五)智力引擎升级工程。
发挥江苏科教、产业、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依托高校、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突出产教融合、供需对接、智力共享、分类培养,加快培养适应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打造一批全国有影响力、引领江苏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智力引擎载体。
依托物流头部企业,选择重点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优质物流研究资源,聚焦国家战略,紧扣物流科技发展前沿,加强政产学研融合,推进建设全国领先、全球有影响力的物流产业创新中心和物流技术创新国家实验室。全面实施全球物流人才引才聚才计划,加强与国际供应链领先的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加快集聚一批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和旗舰团队。依托省内高校、职业院校、行业组织和优势企业,紧扣物流与供应链全链条应用型技术和管理需要,推进物流产教融合,加强物流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紧扣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培养提升实践能力,打造一批物流技能大赛、算法大赛等物流品牌赛事,加强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一批物流培训产品;加强职业人才培训的国际合作和证书互认,建设一批产学研有效融合的物流职业人才培养和输出基地、物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激发物流人才创造创新活力,到2025年,将江苏打造成全国物流培训产业集聚区、物流产教融合示范区、物流创新创业先行区,为物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六)县域物流提升工程。
围绕全面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加强县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物流服务功能,补齐农村物流短板,加快构建对接区域、覆盖城乡、双向畅通、保障有力,有效满足当地产业发展和民生消费需求的县域物流体系。
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县域物流园区,强化园区产业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物流园区集聚能力和运营水平。推进园区与当地产业融合发展,强化物流园区干支衔接、集中仓储、仓配一体、供应链管理等功能。推进交通、邮政、快递、电商、供销等物流设施和服务资源整合,创新发展交邮融合、城乡统仓共配等新模式,深入实施城乡物流一体化“十百千万”工程和“快递进村”工程。推进农村物流配送公共服务站建设,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补齐冷链、应急物流短板,推进县城及周边、产地冷库设施、应急物资运输中转场站建设。
推进县域物流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到2025年,城乡物流一体化网络基本建成,农村物流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形成有力支撑城乡经济畅通循环的功能完善、双向通达、智慧高效、绿色安全的县域物流体系。
(七)物流领军企业培育工程。
立足提升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布局、一体化运营,加快培育一批根植江苏,具有品牌影响力、创新引领力、市场带动力的现代物流领军企业。
在网络货运、跨境物流、物流园区运营等领域,突出科技研发、运营创新,重点强化大数据挖掘和平台生态圈建设,拉长服务链条,创新服务产品,提升“平台型”企业创新活力和市场覆盖面。在供应链管理领域,突出要素整合、应用创新,重点强化与制造企业的流程、设施和标准融合,加强物流资源集成、网络协同和模式输出,提升“供应链管理型”企业全链路集成和服务能力。在医药、冷链、粮食、纺织服装、技术服务等细分领域,突出产业融合、模式创新,提升专业化、精益化服务能力,推进与制造业、商贸业深度融合,强化供应链专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精专型”物流企业全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在综合物流领域,突出资源整合、协作共享,重点强化干支衔接、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全国性物流网络布局和国际化网络拓展,提升“综合型”物流企业的国际化、规模化、一体化组织能力。推进企业加强与制造、外贸企业深度合作,精耕国内市场,协同“抱团出海”。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战略性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研究制定物流领军企业培育实施方案,完善支撑政策和保障体系。依托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科学制定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加强分类指导,定期发布年度“江苏物流企业30强” 名单。
大力实施物流行业“壮企强企”工程,到2025年,打造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型”领军企业, 8家具有全球供应链组织能力的“供应链管理型”领军企业, 10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精专型”领军企业, 20家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综合型”领军企业。
(八)绿色快递示范工程。
围绕绿色发展理念和民生服务品质提升,推进绿色快递园区建设,强化绿色包装和绿色技术的应用,创新包装循环回收模式,打造快递发展集聚化、集约化、共享化,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发展示范。
围绕电商快递产业集聚基础较好的城市,推进建设一批绿色快递示范园区。强化快递物流设施共建共享,增强园区数字化运营能力,推进园区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加快分布式光伏、节能建筑材料、节能降耗功效的技术设备在园区内的应用,降低物流成本和能耗。依托龙头快递企业,推广绿色环保包装应用,提高可降解绿色包装材料应用率,全面使用电子面单,促进胶带减量化。推进快递包装循环使用,鼓励邮政快递企业与商业机构、便利店、物业服务、第三方回收机构等开展多方合作,在大型社区、商圈、高校等快递集中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可循环快递箱(盒)回收设施。
推动形成全省绿色快递发展新生态,推进快递园区、电商、快递等企业上下游协同、绿色发展,到2025年,打造一批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生态共治的绿色快递示范园区,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环保技术应用、快递包装减量化循环化新模式。
(九)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工程。
围绕高附加值生鲜农产品产区和中转集散地,突出集聚集约、功能集成、价值创造,加快布局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高效便捷的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提高冷链物流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水平。
依托南京、连云港、南通、徐州、常州、盐城等城市,重点选择运营良好、需求旺盛、布局集中、条件成熟的冷链物流设施群,布局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加强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改造,推进公共服务型冷库、集疏运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交易、加工、分拨配送与金融支持等功能,打造具有数据保障的安全和温控双追溯监控体系。培育壮大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运营主体,推动单一企业或企业联盟统筹推进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和运营管理。
发挥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组织中枢功能,加快冷链物流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打造一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具备条件的创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形成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服务网络。
六、实施保障
(一)加强领导和组织实施。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规划组织实施的各领域全过程。完善全省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省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综合协调和调控,细化各职能部门任务分工,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完善规划动态评估、跟踪、预警机制,健全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总结评估的全过程动态规划评估体系,严格规划动态调整和修订机制。建立现代物流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加强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和政策储备,指导规划科学实施。推动行业协会积极参与行业治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协助规划落地推进。
(二)夯实物流工作基础。
健全物流领域标准体系。强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规范指导行业发展,推动与国际国内物流标准接轨。依托物流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示范物流园区、行业龙头企业等,在冷链物流、物流园区、智慧物流等领域开展物流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率先形成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
完善物流统计体系。依托江苏省物流统计直报系统,推进建设全省物流大数据应用库,加强对物流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测,建立全省示范物流园区、重点物流基地、重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制造业内部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开展企业物流成本统计调查试点。优化江苏物流景气指数、物流仓储指数,研究编制江苏物流业发展指数、供应链发展指数和各设区市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 PMI),建立健全科学反映全省物流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体系。
加强物流人才支撑。坚持产才融合、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优化物流人才培养开发体系。综合采取专业培训、校企协同等模式,引育一批掌握现代物流技术、熟悉物流业务管理、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物流人才。加大职业人才教育投入,强化继续教育制度,开展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加大对海外高端物流人才引进力度,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 评价机制。
(三)加大物流政策支持。
加强物流用地支持。完善物流设施用地规划,促进物流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重点保障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用地。研究合理设置物流用地绩效考核指标。支持通过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方式供应物流企业用地;支持利用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等存量土地建设物流设施或提供物流服务。
加强财税扶持。巩固减税降费成果,严格落实物流行业税费优惠政策,加大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监管力度。深化收费公路制度改革,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降低通行成本。发挥中央和省专项资金作用,支持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冷链物流、供应链管理、应急物流等领域建设,优先支持列入“十四五”物流业规划的重大项目。加大物流标准制定支持力度,对符合要求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项目编制单位予以一定财政补助。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设立物流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作用,加大对物流领军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引导和支持资金流向创新型物流企业。引导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符合物流企业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的金融产品,用好人民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专项政策。开展物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拓展市场化主动融资渠道,稳定企业融资链条。
(四)优化物流营商环境。
深化物流领域“放管服”改革,放宽物流相关市场准入。推动物流领域资质证照电子化,加快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实现注册、审批、变更、注销等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研究制定政府物流数据开放清单,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政务信息开放共享。加强物流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物流行业经营主体和从业人员守信激励对象名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制度,研究制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加强物流行业安全建设,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推行包容审慎监管,预防和制止物流领域平台经济垄断行为,为物流新业态新模式营造规范适度的发展环境。
最新政策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公安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工作的通知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客货邮运营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广应用道路运输电子证照的通知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 交通运输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
-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印发《北京市加快国四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促进更新轻型新能源货车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
-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印发 《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