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独家专访」李燕凌:“零差错 零感染”完成北京冬奥物流光荣使命

发布时间:2022-03-30 20:12:50 《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

文/《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记者 闻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以下简称“冬奥会”)物流与采购工作涉及到两地三赛区40余个场馆,57个业务领域。尽管北京冬奥会近期已圆满闭幕,但其精彩与辉煌给世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作为其幕后支撑的采购与物流保障工作也引起了业界的好奇与关注。

截至目前,冬奥组委物流部共计完成了600余个项目的采购工作,40余个场馆100多项赛事和相关活动的物流服务保障工作,眼下还在开展赛事收尾工作。3月23日,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李燕凌在冬奥会主物流中心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的独家专访,介绍了她所领导下的冬奥物流工作及其诸多挑战与心得体会。

(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 李燕凌)

执掌冬奥物流部 “功夫在事外”

CLPMA(《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请您介绍一下,冬奥组委物流部成立的大致起止时间,人员构成、部门规模和组织结构,及其主要工作任务。

李燕凌(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物流部是2018年成立的,主要负责北京冬奥会的采购、物流以及物资管理工作,下设四个处室,分别是综合处、采购处、物流处和物资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虽然2021年初北京冬奥会主物流中心才正式投入运行,但在此之前物流工作早就开始了。物流部早在成立之初的2018年就开始做与冬奥赛事直接相关的采购工作,包括大型体育器材的采购等。

冬奥会闭幕之后,现在还要处理后续的物资回收及处置工作。目前志愿者已经离开了,合同商的人员也部分撤离,团队还有几百人在各个场馆进行回收,预计到今年8~9月份物流部的工作差不多就结束了。

我们团队在高峰期有1450人,有从政府抽调来的,也有招聘的,还有从学校选拔的实习生和志愿者,以及很大一部分(1100多人)物流服务人员,团队由这几类不同的人员共同组成。

CLPMA:您是如何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冬奥组委物流部部长的?

李燕凌:其实我是由组织上选派的,可能因为我曾担任过2008年北京奥组委物流部的副部长。当时我们的物流工作比较出色,也得到了国际奥委会及多方面的肯定。

冬奥会无异于一个大型项目,冬奥物流就如同一个项目物流。作为这种大型项目的物流管理来说,各方面的协同配合非常重要。北京奥组委涉及57个业务领域共28个部门,物流服务和所有的业务领域都相关,跟所有的代表团、各国媒体、国际奥委会大家庭成员也都有服务关系。因此,要把冬奥物流放在整个大的背景中去考虑,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我学的是经济专业,相比物流专业的人,可能会更多的着眼于整体的协调与配合。

CLPMA面对千头万绪的冬奥物流重任,您作为物流部负责人亲自主抓的工作有哪些?

李燕凌:我主抓的有四项工作,一是团队建设,因为这个团队的人员构成是多元化的,将这个团队凝聚起来其实是需要花心血的,比如需要共同的理念指引等。

二是通过严格的计划管理明确工作目标。我们有很清晰的计划系统,同时要充分考虑冬奥会其他项目和业务的推进。具体来说,物流部共有37项里程碑任务,我必须控制好这些任务的时间点。

三是建章立制,除了内部管理规定,也有一些整体的运行政策。这些运行政策就是与外部客户之间的一种契约,也可以说是游戏规则。

四是内外沟通,有了政策以后要及时传递出去。这种内外沟通除了技术层面的沟通,还要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包括让国际奥委会、相关利益方理解配合我们的工作,让不同的政府部门支持我们的工作。当然,各个政府部门对冬奥会工作是很支持的,但要把支持的态度化为支持的行动,是需要我们去做工作的。具体包括三方面:首先,要告诉他们需要支持的是什么;其次,为什么要给予支持;第三,给予支持与其现有法规是否矛盾。由此可见,“功夫在事外”在任何行业都是适用的。

以最小的物流消耗 获得最大的服务成果

CLPMA北京冬奥会的物流供应商在招标中主要有哪些要求?竞标过程是否激烈?

李燕凌:企业对于冬奥会的参与热情很高,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对于物流服务商的选择主要有两方面要求。第一要依法合规;第二是要综合评估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费用。其中,服务能力主要指资源提供能力,包括人员和物流设施设备等资源,因为奥运会在短时间内对资源具有大量的集中需求。我们并没有苛求企业一定要服务过奥运会,但有大型活动的服务经历肯定是加分项。

CLPMA中国政府采购网2020年11月3日发布,京东物流以6279余万元金额中标冬奥组委物流服务商。为什么只选择了一家服务商?它何时开始提供服务?后期是否继续分包给其他服务商?

李燕凌:考虑到物流与供应链服务是一个整体,如果人为进行切割的话,我们认为是给自己制造麻烦。所以,最后我们确定了选择一家服务商的策略。选择一家公司,无论是人员还是其他资源更便于统筹调配。他们从2021年开始为冬奥会提供有偿的物流服务。

CLPMA我们注意到,本届冬奥会物流服务特别强调“绿色”和“无人化”,对物流供应商也有这两方面的要求吗?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落实的?

李燕凌:“绿色”是北京冬奥会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在投标文件中对于“绿色”方案做出了明确要求。但“无人化”是在后期出现新冠疫情并实行闭环管理之后,我们根据闭环管理的要求进行的新升级。

我们在物流和采购工作中一直坚持贯彻绿色理念,以最小的物流消耗获得最大的服务成果。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物资计划工作,制定严格的配备标准,尽量节省物资的配备,遵循“少就是好”的原则;二是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能租不买,减少一次性物资的投入以及赛后的处置压力,所以有将近70%的物资是租赁的,国际奥委会提倡勤俭节约,我们办奥运会也必须贯彻节俭的理念,要“花小钱办大事”;三是在物资的整体设计上,要求尽可能便于运输,比如可折叠、可堆叠,尽量减少运输成本和运输量;四是选择绿色的运输设备和配送工具,本届冬奥会所使用的车辆有相当一大部分是新能源车,不是新能源的车辆也全部达到了国六b排放标准。

只能做有现成答案的事 不是合格的领导

CLPMA此前国内欠缺冬奥物流工作经验,物流部有些时候是不是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您在这项工作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有哪些?

李燕凌:毕竟奥运会不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而且也是不可重复的,所以我们不敢“摸着石头过河”。我们通过学习往届冬奥会的经验,然后结合北京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如果只能做有现成答案的事,其实是不合格的。真正的挑战就在于面对很多复杂的情况,认真研究并及时作出决策。

概括来说,最大的挑战应该有两方面。首先,在疫情之前我们推理认为,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对冬季运动缺乏了解,而物流要服务于这项运动,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实际上,我们在随后的大型体育器材采购工作中,确实遇到了挑战。大概有几十个品种的大型体育器材,很多我们之前闻所未闻,比如带绞盘的压雪机、浇冰车、修边机、雪地摩托、全地形车,以及防护网a网、b网、c网,还有板墙、防护垫[A1]等等。对于这些器材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有一个明确的品牌清单,全部是国外的供应商,我们不仅需要逐一与供货商取得联系,还要对它们的技术规格进行学习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采购文件,同时确保依法合规采购到符合单项体育组织要求的器材。

第一个挑战刚解决,新冠疫情就出现了,我们发现疫情其实是更大的挑战,尤其是从物流运行来讲。冬奥会采取了闭环内、闭环外的运行,而物流服务将闭环内和闭环外串起来,我们要不断地从闭环外给闭环内做补给,还要把一些东西从闭环内运出来,而以前又没有这方面的防疫指引。所以,我们只能按照逻辑推理和具体实践情况,制定明确的防疫操作规则,从物品的不同流向来确定操作方式。另外更关键的是,如果只是中国人自己遵守还好,还要说服参赛的外方也遵守,而大家在防疫的认识上是有差异的,最后经过很多沟通达成了一致。在后期运行上我们发现,冬奥本身的复杂性叠加疫情,还导致了行李运输方面出现严峻挑战。总而言之,疫情防控工作的挑战也很大。

CLPMA应对重重挑战,本届冬奥物流工作采取了哪些创新之举?

李燕凌:做物流工作的人,既要能站在全局考虑问题,还要能从细节上解决问题,有时确实还需要创意。本届冬奥物流的创新举措比较多,比如我们总结以往冬奥会的经验教训,设计出了用于行李交运的行李签和行李推车等。

想象一下,当大量行李在高峰期集中运达后,如何将它们分运到三个赛区的11个场馆?然后再准确分配到每一个人手里?并且还是在新冠疫情的阴影笼罩之下。因为大量行李是随着境外人员空运来的,所以在防疫上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全闭环运行。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动了很多脑筋。除了制定清晰的流程,事先进行模拟演练,我们还在具体工具上动脑筋,包括行李签、接收单据、冬奥行李的推车,我本人也亲自参与了这些工具的设计。

因为行李签一要便利,二要好用,三还得管用,我们决定以不同颜色的行李签来区分三个赛区,便于识别,同时在每个赛区下面列出不同的目的地场馆可供勾选。在各国代表团到来之前的一个多月,我们先把行李签给他们寄过去。其实我们一共设计了三组行李签,分别是粘贴在行李上的、拴挂在行李上的,以及代表团返程时使用的。另外,冬奥行李有很多是超规超长的,比如两三米的大雪板可能一个人就带了几十副。以前国内没有合适的装载工具,为此我们设计了三种行李车,包括能放超长行李的可拼接行李车,还有放雪板的立式笼车。

还有海关无纸化通关也是一个创新。这次冬奥会有98%的入关物资在24小时之内就完成了通关工作。其实无纸化通关并不新鲜,但在北京的大型活动中全程无纸化还是首次应用。我们和北京市商务局、北京海关一起开发了一个软件,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全流程无纸化通关。

奥运物流的价值有待挖掘

CLPMA截至目前,冬奥物流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绩?收到的评价如何?

李燕凌:本届冬奥物流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高度肯定。在采购工作上,我们完成了600多个采购项目,始终坚持依法合规,节俭办奥,节约资金达到了10%。在物流工作上,我们完成了上千万件物资的物流服务,包括资产类物资和大量消耗品,为各参赛方提供了1000余批次的物资进境通关服务,这是非常大的一项工程,并且我们最终实现了物流配送和场内搬运“零差错、零感染”。

此外,我们对上千万件物资实现了零遗漏的全程追踪,其中有两三百万件是很多利益相关方带来的物资,包括转播设备、各国代表团的自用物资,以及3.1万件行李。本届冬奥会行李运输全部实现了“零差错”,我们及时准确的将每一件行李交付给其所有者,这项工作很不容易。据我所知,历届冬奥会或多或少都出现过行李交付方面的问题。

CLPMA作为冬奥物流工作的负责人,顺利完成冬奥物流这样的一项任务和使命,对您来说意味着怎样的收获?

李燕凌:对于每个人来说,参与奥运会是一辈子都会觉得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自己作为一名“双奥”人,非常幸运能有机会参与两次奥运会,也亲身见证了北京成为“双奥”城市。正因如此,不光是我,我们团队所有人都在这项工作中投入了自己的热情和激情,是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去做的。

我们物流部的口号是“精彩冬奥、非凡物流、卓越你我”,希望用优质的服务、非凡的服务为精彩冬奥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的团队得到锻炼成长,让我们的本土企业得到提升。我个人的体会是,奥运物流的组织管理有很多值得总结的东西,不仅对大型活动物流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对工商界和企业组织管理也能提供一定的启示,毕竟管理的本质和内涵是相通的。这样一来,奥运物流就超越了它本身的意义。(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2年第7期封面专题)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