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3-24 09:48:58 交通运输部官微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交通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发展的期盼和英明决策,为新时代交通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交通运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体制机制上、方式方法上、工作措施上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融合发展,提高效率、提升质量,支撑经济的发展,支撑民生不断改善。这要求我们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真正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系统集成和一体畅联。
一、充分把握邮政快递网在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定位和作用
综合立体交通网不是多种运输网络简单的并集,而是综合枢纽结点、基础设施、运输线路多方衔接的顶层立体交通网。在这张互联互通的海陆空骨架网络上,邮政快递网组织着邮件快件在国内和全球范围的物理位移。综合立体交通网与邮政快递网的实时互动、紧密衔接,对于实现网络供给需求双向匹配、网络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综合立体交通网为邮政快递提供依托
邮政快递网与综合立体交通网密不可分,铁路、公路、航线、场站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的组成要素,都是邮件和快件寄递流程赖以完成的基础。因此,邮政快递网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调整,应当充分考虑综合立体交通网的资源分布,才能更好地运用各种运输方式,平衡时限要求和成本诉求。这是邮政业在“服务全领域、激活全要素,打造双高地、畅通双循环”中发挥作用的基础。
▩ 邮政快递体系驱动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高效协同
邮政快递网是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应用方和需求方。一方面,邮政快递需求对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建设起到前期提供需求引领、后期提供效率验证的作用。另一方面,公铁水航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引发邮政快递运输需求的变化和调整。因此,能否满足邮件快件在全球范围内安全高效传递需求,是评判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是否合理、能力是否适应的重要标准之一。综合立体交通网的优化完善,应当充分考虑邮政快递网的需求,才能真正体现布局的超前性。
▩ 综合立体交通网和邮政快递网应当同步规划
综合立体交通网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最高层次的空间网络,在此规划中纳入邮政快递网布局,能够解决邮政快递骨干网络建设中与交通枢纽衔接不畅、空铁水运力潜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助力实现未来超大规模业务量下运输结构调整和网络变革。这是国家对空间规划“多规合一”要求的具体行业实践,更是交通强国和邮政强国宏伟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保障。
二、充分认识布局邮政快递网络对新时代邮政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
▩ 建设邮政快递网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需要
邮政快递业贯通生产流通消费,连接千城百业,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底板、基本功能,发挥着先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没有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的邮政快递,从生产到消费的循环就难以高效畅通。经济体系强,邮政快递要先强。在消费端,通过普惠便捷的邮政快递网络交付的商品高达10万亿人民币,到2025年将达到20万亿人民币,2035年将达到50万亿人民币。改进消费体验,促进消费升级,离不开邮政快递的先行发展。在流通环节,邮政快递业推动流通方式向数字化、线上化转型,提高了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加快流通速度。在生产环节,邮政快递提供综合化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更深更广地嵌入制造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为转变生产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提供战略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迫切要求全球性、一体化的邮政快递能力,为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供基础保障。
▩ 建设邮政快递网是实现交通强国和邮政强国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建设交通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部分,也是先行领域和战略支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在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绿色发展和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农村邮政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政快递核心枢纽、建立通达全球的寄递服务体系、加快快递扩容增效和数字化转型等多项任务。《邮政强国建设行动纲要》进一步细化落实,提出“构建综合立体、通达全球、智能高效、安全便捷的服务网络体系”“优化寄递枢纽和快递物流园区布局,提升交通枢纽的寄递配套能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邮政快递核心枢纽”等战略任务。落实交通强国和邮政强国要求,建设一个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邮政快递网,以此为基础推进邮政快递服务水平和战略支撑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发挥邮政业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
▩ 建设邮政快递网是实现综合运输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加快建设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真正实现交通综合一体畅联,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对于邮政快递网和综合立体交通网而言,一体畅联意味着基础设施的“硬”衔接和服务管理的“软”联通。在实体的网络上,需要实现国内与国外、区域与区域、城市与乡村等邮政快递网与交通基础设施的立体互联。在数据和信息层面,需要实现各运输方式、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互信互认。在制度规范上,需要实现法律法规、制度政策、标准规范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以此为基础全面提升网络衔接转换效率,有效降低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有力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大循环大畅通,为现代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 建设邮政快递网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战略的持续推进对交通运输、邮政快递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入攻坚期,构建高能级的国家供应链体系至关重要。随着我国经济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功能和地位不断提升,网络、人才与技术成为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中最关键的要素。为此需要建设与中国供应链特征配套的全球寄递物流网络,进一步提升邮政快递网络的效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战略支撑能力和国家供应链发展能力。预计到2035年,通过邮政快递网络运递的商品价值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总价值将达到50万亿人民币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影响着经济运行效率和国家竞争力。建设邮政快递网既是资源集约背景下高效配置网络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升战略支撑能力的客观需要。
▩ 建设邮政快递网能够加速引领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明确了快递的市场合法地位。十余年的高速市场化,铸就了邮政业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伟大成就。当前,我国邮政业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与实现邮政业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普惠、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世界邮政强国和《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到网络层面,虽然邮政快递市场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枢纽体系,但受制于资源限制、城市发展要求、市场主体能力等,现有网络效率不是最优,而是在企业能力条件和全社会资源配置下的次优结果。同时,由于市场对于优势区域、优势领域、优势资源具有高敏锐性,但对于战略性、前瞻性、保障性方面考虑不足,现有网络在服务国家战略方面还有一些短板。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邮政业要在过去成就的基础上不断补短板、强基础、勤革新,通过打造邮政快递网的时代升级版,为实现新一轮行业升级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三、全面落实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对邮政快递网的布局要求
▩ 加快邮政快递网布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好先行
布局邮政快递网,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体现邮政体系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设施和社会组织系统的定位。
布局邮政快递网,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成邮政强国为总目标。
布局邮政快递网,要面向2035年,展望2050年,在与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综合交通紧密衔接的基础上,以效率为先,以集约为本,最大可能地实现邮政快递网络资源的最优配置。
▩ 加快邮政快递网布局,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贡献力量
布局邮政快递网,要着力构建覆盖全球、结构优化、通达顺畅、适配合理、衔接高效、循环稳定的全球寄递物流骨干网,助力拓展国际贸易渠道,助力制造业有效运用全球优势资源,增进全球经济互联互通。在网络覆盖方面,形成面向全球的服务能力,包括全球揽收、全球处理、全球通关、全球运输、全球投递等能力。在网络能级方面,形成日处理容量超10亿件、峰值处理容量超20亿件的能力,同时具备高强度的网络韧性,能够实现高倍承压系数下的稳定运转。在网络效率和深度方面,满足城乡十几亿人口、人均日使用1次以上的需求,而且尽可能节约城乡道路资源、场地资源等。在服务功能方面,实现从寄递服务向综合物流服务拓展,从服务消费向同时服务生产、流通和消费延伸,具备全球端到端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在安全能力上,从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升级,具备发现、预警、处理等能力。在特殊场景下能够满足特大自然灾害、战争、大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下的寄递物流需求,保障战略物资的投运和生活物资投递。
▩ 加快邮政快递网布局,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布局邮政快递网,要充分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全局思维和辩证思维,在粗放布局基础上进行整体性改进,在保持空间集聚特征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改进。充分结合全国产业发展空间均衡性日益提升的大背景,跟随产业转移,以重要城市群、都市圈、枢纽节点为切入点统筹布局,适度超前地进行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助力邮政业更好地融入产业分工、更大程度创造价值。坚持目标导向与需求导向相结合,尽力填充农村区域和欠发达区域服务实际供给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空缺,使人民群众切实地感受到邮政行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及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为生活、工作、发展带来的便利。坚持市场发力和国家统筹相结合,统筹考虑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多元化需求、运输方式变革等对邮政快递影响,综合考虑国家政治、经济、民生、国防、应急等方面要求。
四、科学合理确定我国邮政快递网布局思路
▩ 打造国内国际枢纽体系
邮政快递枢纽体系由邮政快递枢纽(邮政快递枢纽城市)、邮政快递枢纽场站(处理中心)共同组成。邮政快递枢纽是邮政快递与多种运输方式的交叉与衔接之处,承担区域内部和区域对外的邮政快递集散和中转功能,兼具交通枢纽和物流枢纽的功能。从枢纽规模、辐射能级和功能上看,结合城市群分布特点,分为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区域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和全国性邮政快递枢纽。在确定邮政快递枢纽时,采用“先选点,后连线”方式,确定关键节点———以地市为单位确定国内关键节点,以国家、重点地区为单位确定国际关键节点,以规模量级、辐射能级、地理区位、城市特性和运输保障能力等确定枢纽能级和枢纽功能。
▩ 建设邮政快递国内国际运输邮路
在国家大通道建设的基础上,根据邮政快递及未来国际贸易流量流向,针对货运量集中、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和地区,搭建国际邮政快递网邮路。完善日本、韩国、东南亚、南亚、俄罗斯等周边区域为核心的服务网络,打通面向西欧、中东、美洲、非洲、大洋洲等远程区域的寄递邮路。
▩ 构建覆盖全国通达全球的邮政快递网
依托枢纽节点和邮路所搭起的骨架网络,推动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球的邮政快递运输网络体系。引导市场在货源、流向、邮件快件通道及网络建设等方面形成建设合力。依托国内发达的公路网络,推动建成城市公共寄递末端网络和县乡村三级公共寄递末端网络,实现国内寄递末端通乡达村。聚焦重点目标国家,加强境外业务总部、经营网点、海外仓等基础建设,推动建设通达广泛、服务稳定的国际本地网络。
五、扎实推进邮政快递网络安全智慧绿色发展
▩ 推进寄递网络数字化,实现智慧引领
推动设施网、运输网和信息网加速融合。以信息网带动设施网、运输网高效升级,以设施网、运输网推动信息网效能发挥,实现物流服务平台化、交通物流一体化。邮政基础设施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物联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融合发展,成为新型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邮政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在已有优势基础上继续深化拓展,应用寄递服务大数据,为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推广应用创造有利条件。持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动寄递与关联领域协同发展。推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超级计算等新技术与寄递服务深度融合。
推动基础设施全要素、全周期数字化。将数字化变革作为智慧物流驱动要素,推动实现智能化决策、数字化运营和无人化运作。鼓励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应用,提升载运工具远程监测、故障诊断、风险预警、优化控制等能力。推动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研发,开展专用测试场地建设。推动物流园区、港口、铁路和机场货运站广泛应用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技术,推广自动化立体仓库、引导运输车(AGV)、智能输送分拣和装卸设备的规模应用。
推动全流程信息互联、监管互认。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实现物流活动全过程的数字化,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等货运单证电子化和共享互认,提供全程可监测、可追溯的“一站式”物流服务。鼓励各类企业加快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城市物流递送全链条信息共享,完善农村物流末端信息网络。加强各部门物流相关管理信息互认,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物流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推动重点领域数字化、平台化。加强国家寄递物流平台和多式联运平台建设,以数据赋能物流发展为切入点,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以高水平的互联互通为导向,推动平台建设运营、标准规范制定、信息服务研发、资源互通共享,提升寄递物流基础信息服务能力。
▩ 推进寄递网络低碳化,实现绿色发展
推动运输组织模式和设备结构性减排。引导企业根据运输里程和时效要求等,合理选取不同的运输组织模式。推广在中转盘驳、末端配送等环节使用新能源车型和节能车型。积极引进燃油效率更高的新型飞机,探索使用航空生物燃料,并通过装载配平、减轻载重、飞行操纵、优化航路等方式实现航行节油。提高铁路、水路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承运比重,降低运输能耗强度。积极探索滚装运输、驮背运输等多式联运在邮政业的应用。加快甩挂模式在邮件快件运输中的应用,安装挂车电子标签,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挂车信息和货物数据,提高运输作业效率。
推动邮政业基础设施节能建设和运营。鼓励企业在各类基础设施选址、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建筑节能标准。鼓励在处理场所、仓库、园区等建筑场所推广应用节水、节电和节能等新技术新设备,实施绿色设计、施工和运行,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支持和引导企业利用分拨中心闲置平面屋顶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持续开展“绿色办公”行动。
全面普及环保包装模式。推进快件包装产品绿色认证,加强绿色标准检测,引导企业实施绿色采购,使用符合环保标准的包装或再生包装。发展包装定制化、仓配一体化、运输标准化服务,显著减少二次包装。大力推广循环中转袋(箱)、笼车等设备,鼓励企业使用循环快递盒,建立和推广包装物的共享使用平台。引导寄递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包装治理领域开展合作,相互支持、相互监督,鼓励企业参与社会化的包装回收体系建设。
▩ 推进寄递网络安全化,实现保障有力
加强寄递安全监管。不断优化安全监管机制,巩固提升安全基础保障,升级寄递安全联合管控,健全省、市安全监管支撑机构,持续推进科技兴安、科技强安,完善安全投入长效机制。加强重大活动保障,有序保障旺季服务稳定。推动智慧安全监管市县全覆盖,搭建智慧寄递安全监管平台,对寄递人、车、物实行精准定位,实现单件寄递物品全流程监控。推动安全监管电子执法,开展寄递安全智慧化评价。建立安全科技支撑体系,依托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综合应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行业治理基础数据库,提升安全监管智能化水平。
完善寄递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安全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全力防范化解寄递安全、生产安全、信息安全等风险。健全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升级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位一体防控模式。推进寄递安全智能防控预警,对重点风险点、风险物品、风险人进行识别,开展等级防控。
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统一协调、反应迅速、运行有序、高效可靠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和应急保障,妥善处理经营异常、自然灾害、公共疫情等突发事件。维护国际供应链基础安全,加强寄递物流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寄递物流应急能力储备及装备设施改造。健全应急物流预案、指挥、协同、监测、评估、反馈、改进及补偿等机制。在一定范围与应急级别内,赋予应急快递物流部分优先权与豁免权。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管理指挥调度机制。加强应急管理部门间沟通协作,落实属地责任。
六、交邮融合协同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
▩ 加强协同治理,提升网络共建效能
推动各行业相关部门单位建立联合监管、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形成“一处非法、处处有惩”“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综合治理环境。协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信用惩戒制度和定期通报机制。建立由政府、协会、企业参与的会商研判制度,加强铁路货运班线及车次、航空航线及航班等资源配置、运行模式的商讨研究,实现信息共商共享。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在安全监管、重大项目等方面加强指导,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研究解决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动跨领域、跨区域、跨运输方式衔接融合,整合供应链上下游,通过邮件快件高频次、规模化、高强度的一体化运输,实现寄递业务、运输服务、设施装备、管理标准、信息标准的对接和市场化选择。
▩ 加强监测评价,统筹网络建设导向
建立货运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货运服务水平提升。研究发布货运年度发展报告,定期发布货运运价指数,积极探索利用大数据、第三方机构开展物流发展绩效和服务质量定期测评,将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和政策执行挂钩,推动行业企业不断提升效率。充分发挥协会等社团组织的管理、服务和协调作用,全方位提升邮件快件运输环境和水平。
▩ 加强标准建设,实现网络无缝衔接
通过统一服务标准、信息标准、装备标准,实现国际邮件快件运输在机场全流程“透明化”,有效衔接邮政业与民航业的标准。科学制定和统一执行安检标准,按标准科学配备安检设施设备,实现不同机场间、相同机场不同货站间、铁路货站间、铁路与航空货站间、邮政快递处理中心与机场铁路之间安检互认。推动安全关口前移,通过设置前置监管仓或建立管制代理人制度,减轻货站集中安检压力,减少短驳、提高流速和进出机场效率。通过提高寄递企业在收寄环节的安检级别,探索设立针对邮件快件的管制代理人制度试点。提高通关便利化,加强国际人才培养,创新国际协调机制。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