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供应链管理 > 正文

盘点11件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供应链”相关提案和建

发布时间:2021-03-12 14:23:53 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

2021年,站在建党一百年、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新起点,中国将全面筹划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当前要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把握好宏观政策走向,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好步、开好局。

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实现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促进产业跨界、协同发展,加强供应链全球布局已上升成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2021年这个春天,全国两会上已有十几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为供应链创新发展“代言”。这些“代言”涉及的供应链领域也是“包罗万象”,包括供应链安全稳定(4条)、增强自主可控(2条)、供应链创新(2条)、供应链金融(1条)、汽车芯片供应链(1条)、乳制品供应链(1条)、数字化赋能(1条)等。

下面,且看小编为您一一道来。

一、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上海交大兼职教授、上海交大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执行理事屠光绍表示,供应链产业链的重要性是由其在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都要靠供应链来连接很多企业来共同参与,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连接和组合又是通过产业链来实现的。

屠光绍委员表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中国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体系也在不断成长壮大和完善。在这观察中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过程中,有两个维度很重要。一个维度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效率都在不断提升;另一个维度是,中国与全球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供应链和产业链已经实现了在全球的布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屠光绍委员表示,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明显的影响,但随着疫情在我国得到有效控制,不少企业都已经复工复产。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和稳定,本身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恢复也会产生积极影响。为了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屠光绍委员认为,首先,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科技在产业链供应链的形成和变动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引领性作用。目前,我国在一些核心技术特别是尖端的技术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影响了我国在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地位的提升。其次,要鼓励更多地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在全球更好地配置资源,进一步深化完善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与全球的合作。推动企业高质量走出,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做好新形势下境外资产安全保护;二是要加强对外投资合作引导,督促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三是要尊重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全球竞争力;四是要创新对外投资方式,注重构建境外合作伙伴关系。

二、“一链一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表示,目前我国产业链最大的风险和短板就是一些重要领域还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存在受制于人的现象,实现自主可控是产业链最需要补的短板。除了补齐短板,锻造长板也必不可少。张世方认为,我国具备产业体系全、产业链条长、配套能力强、市场规模大、人力资源多、应用场景多等传统优势,已在轨道列车、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部分领域取得一定先发优势,锻长板就是要将优势转化为先发制人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发生变局,我国企业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张世方认为,企业要在“变”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增强变的意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之大疫情叠加背景下,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企业要积极了解、主动怀抱变化,力争强先机、开新局。另一方面要增强变的能力。适应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变化,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好国内超大市场规模优势,找准定位,有意识地将上下游整合到国内大循环中,深耕国内市场开拓产品设计、销售等环节。

另外,张世方认为,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也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培育载体建设。要做精小微企业园,集聚企业和产业,改善提升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通过园区公共服务促进小微企业的经营能力。对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要重点培育,鼓励支持独立发展。要加强资源合作对接。此外,还要强化产业带动。选择市场化路径开展融通发展培育,以供应链为纽带,实现以大带小,要鼓励支持大企业提升本地化配套率,带动当地中小企业一起发展。” 张世方表示。

三、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坚持链式集群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李涛表示,面对我国产业链不稳、不强、不安全的问题,要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重点抓好补短板、锻长板、强企业三方面工作来解决。

从河南省的角度看,李涛认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要坚持链式集群化发展,分行业做好产业链供应链图谱设计,以链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稳定制造业比重,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立足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壮大战略支柱产业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发展工程,打造战略新兴产业链,培育具有高成长性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突破一批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促进创新产品迭代升级和规模应用。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省。支持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打造高能级产业载体。

对于培育一批具有生态主导力的产业链“链主”企业,李涛认为,当今大国竞争,实质是产业竞争和一流企业竞争。我国要加强优质企业培育,政府要不断帮助企业纾难解困,优化企业营商环境。据李涛介绍,河南将继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民营企业对标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开展晋位升级,完善激励机制。大力开展制造业单项冠军创建,加快培育战略性领域的领航企业。建立健全梯队培育机制,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打造一批“头雁企业”“链主企业”,培育产业链综合服务商,支持大企业以资源共享、合作运营等方式扶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对接配套行业龙头企业,走“以小补大”“以专配套”“专精结合”的集群式融通发展道路,提升产业链掌控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四、加强大中小企业协同,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规模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勇结合长虹发展实际,建议加强大中小企业协同,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规模。“供应链金融模式是一种非常好的模式。”赵勇以长虹举例说,长虹有一部分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的商业客户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这些企业在融资上有一定的困难,利用他们和长虹这样的大企业之间持续稳定的业务联系,导入相应的金融服务是一个多赢的结果。加强大中小企业协同,扩大供应链金融服务规模,一方面,中小微企业可以获得更加高效、低成本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大企业帮助上游客户和下游客户,就是帮助自己,产业生态也将更加健壮。

五、以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强调要以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易炼红指出江西省正在要加快创新型建设,依靠创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并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做强创新平台。增强鄱阳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推进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提能升级,加快中医药科创城建设,支持企业依托产业链组建创新联合体。

二是汇聚创新人才。加强“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和培养,推进江西省高层次人才产业园建设,完善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制度。

三是优化创新机制。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攻关“揭榜挂帅”,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着力激活各类创新要素,让创新创业创造活力充分涌现。

六、关注供应链安全,建立更稳定和高效的供应链体系

全国政协常委、中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认为,受疫情影响,原料采购、劳动力流动等受阻,全球供应链在某些行业出现一定程度的中断,这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转向区域集聚化和本土化。中国作为制造业和全球供应链的枢纽,从供应端来看,中国向主要疫情国出口占比超过20%的品类受到影响;从需求端看,高附加值的精密零部件、设备进口因供应短缺或涨价受到影响。宁高宁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在供应链安全方面,中国企业都要重视两点:

一是不要把供应链里最主要的环节放在不可控的公司或国家手里。

二是在不降低自身效率的情况下,适度缩小供应链范围,可以在中国建立供应链,也可以建立区域性供应链,使它更有效率、更可控、更具有竞争力。

宁高宁坦言,提升供应链竞争力,首先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其次财产权、知识产权、人身权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第三是营造信誉至上诚信为本的信用氛围,第四是建立由发达的专业事务所构成的第三方服务体系。

七、维护供应链安全 持续提升中国品牌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结合长安汽车的发展经验,提出《关于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的建议》。针对近期不断发酵的“芯片难”问题,他表示,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所有需要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

朱华荣认为,由于汽车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产能日益紧张、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影响等,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且将成为阶段性和结构性问题长期存在,汽车芯片逐渐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主要“卡脖子”环节。他表示,目前,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链中地位较低,在全球芯片产业格局中,美国是芯片技术和产品的主导者,中国则是芯片的消费者;国产芯片产品匮乏,目前国外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20年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占了90%以上的汽车芯片市场份额。国内汽车主芯片公司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投入发展,获得部分主机厂认可,但市场份额仍低于5%。

朱华荣建议,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掌握EDA设计软件、生产设备(高端光刻机)、原材料等国产化核心技术,提升我国芯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弥补空白芯片领域,推动和鼓励主机厂敢于试用或大规模应用国产汽车主芯片。同时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尽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通过深度协作来提升汽车芯片品质与供应稳定性。

八、进一步提升汽车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中国汽车行业创新能力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指明了方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浙江省委省政府以制造业为重心,提出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行动方案,这些都是吉利实施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李书福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全球优势,协力畅通全球汽车供应链,进一步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和国际化布局两个方面工作,全力推进核心能力建设,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引领中国汽车产业链协同发展。

九、建议大力支持供应链金融创新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董事长王天宇提出了推动金融支持物流业发展的建议。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物流金融委员会的调查数据,物流企业的贷款融资需求被传统金融机构满足的不足10%,尤其是公路运输公司由于规模较小、位置分散,传统金融机构为其贷款的比例不到5%。王天宇表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金融支持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物流业数字化转型有待金融支持,物流企业“轻资产”运营模式融资困难,金融市场缺乏场景化的物流金融产品,物流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需要金融创新支持,供应链金融发展受到严格制约。

王天宇认为,供应链弹性差、产业链协同不强,直接影响到物流业平稳运行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供应链金融服务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整个供应链条,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需对在全国甚至全球布局的产业供应链均具有服务能力。为此,就推动金融支持物流业发展,服务发展新格局,王天宇提出,要鼓励金融机构探索数字化赋能物流企业发展的新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建立物流金融产业链服务生态,创新金融对物流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支持方式。同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服务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融资支持渠道。支持金融机构与供应链核心制造企业或平台企业深度合作,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信息,为包括运输、仓储、快递等物流企业在内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增信支持,妥善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十、加大数字化赋能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全国人大代表、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建议,利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契机,大力推进生产制造端数字化改革,打造一批服务产业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立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引导传统物流网络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改造、促进互联互通,提升市场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徐冠巨认为,数字技术是决定未来的胜负手,将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数字技术在消费端应用不断成熟,但对生产制造端的赋能还在起步爬坡阶段,无论是内部供应链效率,还是外部供应链服务,都存在不少短板。随着制造业定制化、柔性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痛点也越来越明显。此外,生产制造企业也迫切需要专业的平台来提供解决方案服务。

徐冠巨介绍,传化正在打造服务产业端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用数字技术来整合生产、物流、金融、基础设施等要素,帮助制造企业提升效率和价值,目前已经服务了20多万家制造企业。比如,传化服务的一家消费品制造企业,就是通过这个平台提供的仓运配和供应链金融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供应链降本超过10%,人工成本下降30%,到货及时率提高4个百分点,供应链协同效率提升20%。

十一、建立乳制品行业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

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存在很大隐患,奶源进口依赖度高,乳清粉、乳铁蛋白等原材料自给率有待提高,优质饲草饲料进口依赖程度较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加快建立健全乳制品行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建议,尽快建立乳制品行业供应链安全保障体系。

他表示,第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乳企积极开展产业创新,支持有条件的乳企建设规模化牧场,进入产业链上游,优化产业结构;第二,提升奶源自给率,通过养殖模式创新和技术攻关,加快优质牧草育种,提高奶牛单产,降低牛奶生产成本;第三,支持乳企、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尽快实现乳成分深加工的技术突破,并鼓励乳企积极进行产业转化;第四,探索建立核心原材料的储备机制,形成对部分“卡脖子”关键原材料的储备能力,切实提升应对“断供”等风险的能力水平。


相关阅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