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06 17:24:05 国家邮政局
经测算,2020年2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157.3,同比提高31.6%,发展韧性十足。服务质量指数与发展能力指数分别为263.8和124.0,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80.1%和8.1%,发展规模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114.4和66.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表明我国快递市场在疫情期间依然表现出良好的服务水平与承压能力。
2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114.4,同比下降0.8%。从分项指标看,快递业务量预计完成27亿件,同比下降2.2%;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完成351亿元,同比增长0.2%,快递业务量收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在疫情影响下,货源供给不足、消费能力减弱、消费需求分化等因素使快递市场短期规模小幅收缩,但快递企业积极克服人员返岗难、分拨中心开工慢等诸多难题,分区分级有序复产复工,截止2月28日,邮政行业人员到岗率已达90.2%,快递日揽收量和投递量分别达到1.62和1.6亿件,分别达到疫情前水平的81%和80%,扭转了1月份同比下降的发展态势,有效抵制了疫情对行业带来的不利冲击。
2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263.8,同比提升80.1%。从分项指标看,消费者快递服务满意度为78.1,同比提高0.4分。72小时准时率为70%,同比提高7.7个百分点。疫情期间,快递服务质量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为:第一,快递从业人员不惧危险,为百姓美好生活提供有力守护,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支持与尊重,对因客观原因出现的延误给予了更多理解包容,有效申诉量明显下降。第二,邮政、顺丰、京东、苏宁等企业疫情期间一直保持正常运营,通过网络重组优化、资源调配整合、业态模式创新等多种方式保障服务质量,在特殊情况下实现了整体服务不断网、时效有保证。自2月10日起圆通、申通、中通等13家快递企业陆续正式复工,进一步缓解行业压力,寄递时效平稳。第三,无人配送在业内大力推广,综合运用定点投递、预约投送、代收驿站、智能快件箱、无人车、无人机、社区配送Mini站等新型收投方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提升末端配送效率,保障用户与从业人员人身安全,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认可。
2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124,比去年同期增长8.1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能力稳步提高。城乡快递网点密度和劳动生产率小幅微升。快递业在本次疫情阻击战中,对救灾运输、支撑电商和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保障作用得以充分彰显。邮政企业紧密衔接作业流程,通过专人高铁直送、邮政航空加班航班多次完成快速运送救命药品的“生命接力”;顺丰航空大力整合自有58架全货机及通航全球60余城的航空物流资源,运送防疫物资与生活补给航班总量超过100架次;京东联手多家企业打通高效救援供应链;苏宁物流、中通云仓免费开放100多个和80个仓配中心,为抗疫物资提供接收场地、存储、分发、配送等专业物流支援;韵达、圆通、申通、德邦等快递企业多次免费承运应急物资,并助力雷神山医院、火神山医院建设。截至2月29日,邮政企业、快递企业承运、寄递疫情防控物资累计4.35万吨、包裹1.52亿件,发运车辆1.72万辆次,货运航班291架次。行业在“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方面的先行官作用有效发挥,为打赢抗疫攻坚战做出积极贡献。邮政、京东等企业纷纷通过蔬菜专线、生鲜绿色通道、平价菜直配等寄递新模式,有效缓解农产品滞销与城市农产品供给不足双重难题。疫情期间,大到成千上万吨的应急物资运输,小到百姓餐桌的一饭一果一蔬,快递业都发挥了积极的抗疫情、保民生底盘作用。
2月,快递发展趋势指数为66.3。预计3月快递业务量将超52亿件,同比增长10%左右,行业发展将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从资本市场预期看,受网络消费习惯逐渐固化、防疫物资需求旺盛、行业对供应链影响能力不断增强等因素影响,资本市场对快递业普遍看好,增长预期稳步提升。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