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专区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联合会快讯 > 综合快讯 > 正文

何黎明: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发布时间:2024-06-16 17:19:41 中物联金融委

深耕产业场景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

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应有贡献

——在第二届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百人大会上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何黎明

2024年6月16日

微信图片_2024061617184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于美丽的廊坊,共同参加“2024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第二届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百人大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向本次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致以诚挚的欢迎!

2024年是全国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各行各业深入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物流行业备受关注和满怀期待的一年。今年2月23日,中央财经委第四次会议提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李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要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5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研究制定《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这一系列安排和举措将物流降本增效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充分体现了国家对物流业的重视,也对今后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于“我国物流成本高不高、有没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降的是什么、怎么降、谁来降”等一系列问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也存在着一些不同看法,借此机会,我就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特别是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如何助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对于构建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更好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既不是单纯的降低物流服务价格,也不是简单的降低物流企业运行成本,既不是降低物流行业本身的运输、仓储、管理等单一环节成本,也不是仅仅依靠物流企业的自身努力就能够实现。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需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率导向,抓住影响物流成本降低的“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低、流通循环效率低”等关键因素,集中精力解决目前“单一环节成本低、全链条成本高”的突出矛盾,树立系统观念,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凝聚各方共识与发展合力,从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视角出发,以改善要素供给为突破口,以产业融合为重要保障,以“结构性、系统性、制度性、技术性、综合性、经营性降本提质增效为重点”,“打造物流新模式、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现代流通业融合发展、促进物流结构性优化、加快推行数字化和新技术、新装备应用、进一步完善畅通物流大动脉、微循环的网络化布局,推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深化物流制度性改革,推动物流全链条降成本,为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应对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贡献应有之力。基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视角,通过物流供应链运行的系统性优化和质效提升降低物流总费用是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在这个过程中,深度嵌入产业链的供应链金融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一是有效降低保管费用。由于在采购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存在大量库存,导致我国社会物流费用中存货保管和资金占压成本偏高,据估算社会存货总额超过100万亿元,存货质押融资额约5万亿-8万亿元,而欧美国家基于存货质押短期融资的比例占到存货总量的20%—30%,依托物流仓储的存货管理和监管功能,可以充分挖掘存货资金利用潜力,对于降低存货保管和资金占压成本具有较大空间。二是有效降低物流营运资金成本。据统计,全国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近60万家,物流相关市场主体超过600万,在供应链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行业账期均值6个月,社会融资成本(非银行渠道)普遍在8%—11%之间。依托核心企业和供应链信用解决物流企业或发货人的物流资金问题,能够降低融资成本2-3个百分点,进而带来物流成本的整体降低。三是推动全链条降低供应链整体成本。供应链金融是实现物流业与制造、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的重要工具。供应链金融能够促进物流资源的集约集聚,通过在产业集聚区建设供应链组织中心,促进物流资源的大规模集聚,进而实现物流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协同化;通过供应链金融穿透式的资金融通、结算和支付体系,有效推动供应链端到端的“短链”变革,压缩和减少中间环节,进而减少物流搬运和库存成本。

第三、要深耕产业场景,构建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服务供给新生态,推动供应链金融规范、创新发展。近年来,尽管供应链金融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但是与产业链对供应链金融的迫切需求以及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根本要求相比,在基础制度建设、协同创新和主体培育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适应,“物的信用”“数字信用”还没有建立,必须聚焦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核心问题和突出矛盾从基础制度和规范层面逐步解决。一是尽快制定基于产业场景和主体责任的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特别是当前要研究制定《大宗商品供应链金融业务操作规范》和《国有企业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明确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配套标准、各参与主体责任分配、业务执行要求以及全链条的操作流程及规范。二是加强主体培育,开展“供应链金融规范与创新试点”和《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评估》工作。面向产业集聚区、重要资源行业领域、关键制造核心技术和“双碳”绿色金融领域,以推进“电子仓单”“电子运单”“电子提单”以及数字化、“产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应用为基础,开展“供应链金融规范与创新试点基地”和“供应链金融规范与创新试点企业”创建工作,同时针对不同的服务主体,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企业评估”工作,为供应链金融规范创新发展建立标杆和指引。三是推进物流与供应链领域“融资信用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核心企业、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平台之间数据的链接机制,为金融供给侧和企业需求端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和供需精准匹配对接服务;建设供应链金融数据信用体系,以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准确评估供应链中存货信用;完善供应链金融物流行业监管体系,整合监管数据和信息,实现监管可视化和货物可控。

商贸物流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是打通生产与消费的关键节点,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基础条件,也是保障生产企业顺畅运转的核心支撑。河北省是国家确定的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大背景下,廊坊市大力推动现代商贸物流发展正逢其时,今天我们在这里成功召开现代商贸物流金融创新发展百人大会,我们相信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一定会对廊坊市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物联将坚定不移地支持廊坊商贸物流产业的持续进步,携手推动廊坊乃至整个河北省的现代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携手推动河北乃至京津冀区域成为供应链金融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示范。在此,我衷心祝愿本次大会能取得显著的成果,同时也期待廊坊市的商贸物流业能够再攀新高峰,为区域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