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3-11 10:19:51 现代物流报

文 / 现代物流报记者 何文忠
“五一”“十一”长假,高速公路充电难问题依旧凸显。
即便较之前有所好转,但排长队充电、或因争充电桩起冲突的事仍有发生,甚至有些车主表示:“自己未来基本不会再考虑节假日开电车上高速。”
充电难的痛点仍然存在
“ 尽管全国整体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充电难的痛点仍然存在,城乡之间更是存在较大差距”,全国人大代表、柳钢集团检测计量中心化学室高级技师杨正平在全国两会现场接受现代物流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农村地区充电设施覆盖率相对较低,部分区域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对公共充电设施的需求,如西部地区山区较多,在山区布点的难度较大。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1200万辆,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
而与新能源车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也有了快速发展。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充换电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281.8万个充电桩,同比增长49.1%,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
新能源车走进千家万户,也伴随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老旧小区安装充电设施难、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数量不足、充电设施不兼容等。
在杨正平看来,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密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布点,提高充电服务质量,形成城乡一体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统筹规划建设充电基础设施
2023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 《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 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为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明确了方向。
杨正平表示,构建城乡一体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引导农村地区居民绿色出行、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杨正平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有条件的县级政府编制充电设施建设的专项规划。统筹规划建设充电基础设施,将农村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县域国土空间规划、电网规划及乡村振兴专项规划,分“县-乡-村”三级规划建设站点。优先在交通枢纽、乡村旅游重点村、易地搬迁安置区等场景布点,加大农村地区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二、加大构建城乡一体高质量充电设施体系的政策支持。建议给予资金支持或资金奖励。对农村公共快充站按充电枪数量给予补助,并落实大工业电价优惠。鼓励村集体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或闲置土地建设充电站,并且优先保障充电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
三、鼓励企业创新运营模式,建设综合利用的充电站。鼓励企业探索多种模式灵活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在农村电商服务站、农贸集市等场地建设充电站点,打造农村地区充电服务场景,提升用户充电服务体验,探索出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充电运营模式。
四、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电网,提升供电保障能力。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中央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统筹配电网扩容与充电设施需求,确保电网承载力与充电负荷匹配。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
-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同比增长71.6%
- 以法治之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
- 生态环境部:对机动车特别是货车排放问题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 新版《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
- 【湖南】今年建设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9万个
- 船舶免费过闸政策正式实施 船民企业共享“水运红利”
- “五一”假期全国快递包裹揽投量同比增长超两成
- 【浙江】宁波金华海陆联动补链强链通途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