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积极应对新能源汽车外部市场挑战

发布时间:2024-03-26 16:09:43 中国交通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以新能源汽车为引擎,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首位。出口表现亮眼,但也应清醒意识到,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并不等于汽车出口强国。

当前,我国汽车跨洋运力和汽车出口能力不相匹配,面临运力“卡脖子”问题;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快重构,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挑战也值得警惕。

形势所迫,不少车企通过购买船队以应对运输需求并控制成本。今年1月,上汽集团首艘汽车运输船“上汽安吉申诚号”首航,搭载5000辆自主品牌汽车驶往欧洲;比亚迪首艘汽车运输船“开拓者1号”实现首航,运载5449辆新能源汽车出口欧洲。尽管近期多艘汽车运输船投用,但在解决汽车出口运力方面,未来一段时间仍需继续发力。

此外,我国汽车出口环境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2023年10月,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产自中国的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今年2月,美国宣布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这些贸易壁垒,无疑给我国汽车出口带来不确定性。

理性看待新能源汽车出口快速增长,更需未雨绸缪、积极应变。一是推动产业向贸易与投资发展。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海外本土化经营,在当地建厂、生产和销售,既能降低国际贸易运输成本,又能避免高关税和贸易壁垒。2023年12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匈牙利建设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加快全球化布局步伐。二是打造科学合理的运力体系。铁路是我国汽车陆路出口重要方式,中欧班列已成为行业重要运力补充。车辆运输车在短途汽车出口运输中受到青睐,成为我国周边汽车贸易运输主要方式。通过构建合理的海运、铁路、公路运输模式,可助力我国汽车高效出口。三是完善储运安全标准体系。我国海运集装箱运力相对充足,但新能源汽车出口要作为危险品申报,各地办理手续和流程不统一,办理难度较大,需加快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