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8 16:43:55 国家发展改革委官微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等有关工作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确定并正式发布2023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沧州港口型等30个国家物流枢纽入选。此次纳入年度建设名单的30个枢纽具有三方面显著特点:
一是物流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相关枢纽积极补齐功能性设施短板,整合集聚各类物流资源,拓展物流综合服务功能,有力推动现代物流集约化、集群化发展。例如,沧州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集中对接铁路干线运力资源,加强货源配置能力和集散分拨能力,并依托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和近海远洋航线优势,通过大宗货物集疏运、集购分销、配供配送、增值服务、期现结合等集成化运营模式,为上下游企业提供集大宗商品采购、加工、分销、出口、物流、金融、信息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2022年,枢纽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其中煤炭吞吐量超过2亿吨。
二是服务网络覆盖范围较广。相关枢纽聚焦打造“干线运输+区域分拨”的高效物流服务网络,深度融入城市和区域物流网络,有机对接全国乃至全球物流网络,物流服务网络通达性、便利性和高效性显著增强。例如,上海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联通全球285个通航点,通航国家51个,全货机网络覆盖67个通航点,年货邮吞吐量占长三角地区的70%,其中出入境货邮吞吐量约占长三角地区的90%,有效助力长三角地区更高层次、更高能级、更高水平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三是枢纽经济发展成效显现。相关枢纽立足区域特色产业优势,推动产业链横向协同、供应链纵向耦合,在引领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合肥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强化储运、金融、交易、信息等全链条运作整合,形成较具规模、运营成熟的航运物流、生产线物流、工业品分销物流、大宗物资等特色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有力支撑光伏、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供应链高效运转。2022年,枢纽货物吞吐量超过1200万吨。
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牵头发布5批国家物流枢纽年度建设名单,共包括125个枢纽,实现31个省(区、市)、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覆盖。相关枢纽积极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加大管理、技术、服务创新,优化物流作业流程,推广先进组织模式,提升运营一体化水平,在物流网络中的基础支撑和组织核心作用日益突出,为生产制造、商贸流通等产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条件,有力支撑“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建设和物流提质增效降本,有效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和枢纽经济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军人邮寄国内普通包裹资费优惠30%
- 交通领域已淘汰更新26万辆营运类柴油货车
- 我国部署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等
- 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上半年邮政行业运行情况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决定召开二十届四中全会 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培育增长点、拓展新空间,权威部门解读促进农产品消费新部署
- 产地冷链物流政策将出 多产业迎利好
- “全球买、全球卖”,中国新电商为开放合作架起数字桥梁
- 农业农村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助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
- 【上海】首个航空前置货站启动试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