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01 09:10:07 中国新闻网

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平均为55分,发展水平最高的5个省依次为浙江(83)、江苏(70)、福建(69)、山东(66)和河南(66)。
北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黄季焜指出,数字乡村指标体系涵盖基础设施、经济、治理、生活四个领域。本次研究对象为农业GDP占比大于3%的2481个县区,上榜百强县前五的省份为浙江(32个)河北(19个)、福建(14个)、广东(9个)和江苏(8个)。
在乡村经济数字化方面,黄季焜认为,数字技术促进了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互联网平台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2020年超过10%的农产品零售额来自网络销售。
同时,项目组将县域数字乡村各领域指标的发展水平分为五等分(从低于20分到高于80分)。结果显示,2020年的基础设施进入了发展较高及高水平阶段(大于60分)的县占比达86%,且东西部差距较小。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主任王小兵认为,发展数字乡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根本途径,也是促进东中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战略举措。
黄季焜说,发展数字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和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目前中国县域数字乡村建设呈现出态势良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四个领域”差异增长、欠发达地区加速追赶等四大特点。
报告显示,2020年县域数字乡村指数平均为55分,发展水平最高的5个省依次为浙江(83)、江苏(70)、福建(69)、山东(66)和河南(66)。值得注意的是,西部地区在本次研究中表现较为突出。数字乡村指数增速最快的前五依次为内蒙古(11%)、西藏(10%)、宁夏(10%)、甘肃(9%)和河北(7%)。前四名被西部省份包揽,增长最快百县中有91个来自西部。
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指出,在过去十年间,虽然内陆和沿海地区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有差距,但内陆地区以更快的速度追赶。
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在发言中从另外一维度支持这个观点。他说,我们就义乌到西部各省会城市的平均物流时间做了一个“义乌指数”,从2018年到2020年,“义乌指数”两年时间缩短16小时。
高红冰认为,未来“义乌指数”所反映的东西部物流效率还将有望继续提升,日益便捷的快递服务将为西部地区共享数字经济红利创造更加良好条件。
黄季焜指出,虽然县域数字乡村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但也面临经济数字化水平偏低、区域差异大、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交叠、新业态惠民不够、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五大挑战。
基于此,黄季焜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快速,理清阶段目标、重点任务及发展路线图;二是包容,注重区域和群体差异,促进协调发展;三是永续,总结试点经验与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四是惠民,落实为民而建、为民而兴。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主持召开座谈会 就“十五五”时期扩大有效投资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
- 金秋启航势正劲——9月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 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
- 62个上榜!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公布
- “互联网+AI+物流”深度融合,双汇物流打造行业领先冷链物流平台
-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报告(2024)》发布
- 交通强国指数发布 我国在全球主要国家中排名升至第五位
- 第三批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之家”完成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提升(附名单)
- 福建省大力推动制造业物流业供需对接降低物流成本
- 海口空港签约对外合作 推动海南自贸港货通全球
- 全国首部水上低空物流“交规”今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