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11 09:19:01 中国新闻网

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9日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正式启用。该码头为全球港口提供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中国样本”,对引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低成本、短周期、见效快”建设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目前,全球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几乎都是整体新建,需要投入数十亿元并且有漫长的建设周期。山东港口日照港在深入研究论证后,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通过“自主创新+国产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研发建设的突破。
据介绍,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使用了全球首创“顺岸布置边装卸+无人集卡水平运输”工艺,打破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垂直布置端装卸作业模式,开启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新时代。创新团队攻克无人驾驶技术在港口水平运输应用难题,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告别“无人集卡+安全员”时代,实现无人驾驶在全球港口行业首次落地,并开创全球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先河,综合成本降低70%,实现全球领先。特别是该码头首次成功将“北斗+5G”和国产码头操作系统TOS应用到全自动化集装箱作业全过程,实现厘米级精度操作,同时使用自主设计车路协同系统V2X,实现无人集卡、社会集卡安全有序融合共行,并创新实现陆侧“一键抓放箱”,成功率达100%。
山东港口日照港集发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秦晓介绍说,山东港口日照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投产启用实现了码头作业全流程无人化,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员数量和人力成本,避免了人工差错和技能依赖,同时提高了码头运营管理水平,更安全、可靠、高效节能,且实现了全天候作业。截至目前,码头平均作业效率已达每小时32自然箱。
目前,全球主流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多采用垂直布局模式,存在自动化轨道吊全场“跑”、集装箱卡车场外“等”的问题。山东港口日照港使用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方案,实现了自动化轨道吊“少跑路”、集卡车在堆场“自由行”,单箱综合能耗降低50%。
据悉,山东港口日照港自然条件优越,主航道水深达20米以上,是中国大型与超大型巨轮进出最多的港口之一,整体规划了石臼、岚山两大港区,274个泊位,年通过能力7.5亿吨。目前,已建成生产性泊位69个,年通过能力超过4亿吨,是集航运、铁路、公路、管道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枢纽。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