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综合物流 > 正文

全球供应链的后疫情时代 “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

发布时间:2021-04-26 09:42:36 人民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许多国家生产中断、供应链紊乱,全球产业链面临的风险与日俱增。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保障。“后疫情时代”,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会发生哪些变化?中国产业链如何升级?是否需要担心产业链转移的问题?企业应如何灵活布局并积极打造智能化的供应链?

对此,全球消费品供应链引领者冯氏集团主席冯国经在2021博鳌年会期间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全球供应链的角度来看,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不在于重构全球供应链版图,而是加速及深化现有的一些趋势,包括关键产品的生产本土化、供应链布局更加灵活,以及供应链数字化。

“后疫情时代”供应链三大特征

世界上所有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键产品,例如国防物资;另一类是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例如成衣。

“一直以来,国防物资等关键产品都在本国生产。新冠疫情只是把关键产品的范围扩大到个人防护设备和药品,甚至食物和能源。所以在‘后疫情时代’,关键产品的生产回归本土是不可避免的。与此同时,非关键产品的生产却会更加全球化。这是因为关键产业链的本地化难免会推高生产成本,国家必须降低非关键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作平衡。”冯国经说。

冯国经认为,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中,企业必须适应各种外在环境变化而在各生产国之间灵活调配生产。具有纵向整合的国内供应链的生产国,在未来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它们对进口材料的依赖较低,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

此外,新冠疫情席卷全球进一步加速了供应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消费者对产品溯源、非接触式零售等提出了新要求,供应链数字化趋势将不断深化。无人配送、电子支付等大行其道,很多企业在供应链中利用DNA标记、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技术来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冯国经说。

“中国制造”变“中国创造”

眼下,一些观点认为,生产本土化、供应链布局更加灵活的趋势意味着生产活动会大举撤离中国。冯国经对此并不认同。

他表示,“疫情期间,中国凭借其果断快速的反应,以及完整且纵向整合的供应链,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工业生产,向全球的企业证明了其供应链的可靠性和韧性,这也是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优势。因此,在过去大半年,生产活动不但没有撤离中国,更有重回中国之势。此外,中国庞大的内需消费市场也会继续吸引跨国企业在中国布局产业链。”

冯国经还特别指出,去年11月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给中国的产业链发展及产业升级带来重大利好。

“RCEP的一大突破是为整个亚太区制定了共同的原产地规则。亚太区有望形成一体化的自由贸易区,加深区内的供应链整合。这将加速中国实现大范围的‘腾笼换鸟’,推动中国迈向产业链上更高端的增值环节,助推中国的产业升级。”冯国经说。

“可以预见,未来中国将会向东盟国家转移更多组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及低增值的生产工序,并向其出口零部件和半成品。而中国则转向从事中上游、需要较高技术及较多资本的生产环节,包括研发、设计、管理、关键零部件的生产等。换句话说,区域分工将逐步迈向中国发展中高端产业/环节、东盟国家发展中低端产业/环节。‘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将逐步演变成‘中国创造’(Made by China),虽然产品的生产工序不完全都在中国,但中国将深入参与研发、管理等环节。”

冯国经表示,随着东盟与中国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增加,这两大经济体的供应链联系将比以往更加紧密。现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工厂,将逐步演变为以“中国+东盟”为核心。

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

面对可能长期存在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全球产业链的重组,中国企业应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建设有韧性的供应链?

冯国经表示,疫后“供应链2.0”的关键是“灵敏”和“韧性”,要能够随外在环境变化而灵活调整,快速复元。与此同时,企业应加速建设数字化供应链,以满足消费者对速度、溯源等的新要求。

冯国经举例子说,冯氏集团一直致力于供应链上游的数字化,以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供应链。使用3D技术进行产品设计,利用数字样本代替实体样本,减省了用于制作实体样本及反复修改的时间,产品开发流程因而大幅缩短。此外,智慧工厂方案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连接原材料、物流方案、顾客体验等所有供应链上的实时数据,把产品变成数据中心,同时保持数据高透明度。

眼下,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消费者的行为和需求,科技赋能的消费者掌握更多的产品信息,对产品的要求更高。

对此,冯国经表示,从消费端驱动供应链,市场因此由“生产推动”演变成“消费者拉动”。消费者需求日趋个性化,导致市场高度分散且细分化,供应链也因而需要适应“按需生产”的新模式以及越来越小的订单量。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