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青岛港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
发布时间:2017-01-06 09:50:32 经济参考报

根据青岛港集团消息,2016年12月30日完成“地中海玛雅”轮1377标准箱装卸作业后,该集团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装卸主业目标,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5亿吨,吞吐量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5.0036亿吨,同比增长3.3%,稳居全球第七位,同时经营绩效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青岛港的装卸主业成长主要来自各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运、主营业务模式的创新和国内原油等需求的提振。干散货方面,青岛港奠定了超级矿船母港的地位。2015年7月,中国正式放行40万吨矿船,青岛港作为首个投运超级大矿船靠泊的码头,让其夺得2016年进入中国70%的40万吨级大矿船。2017年随着超级大矿船不断投入使用,青岛港矿石装卸业务的优势将进一步扩大。
除了“大船经济”之外,青岛港布局的多式联运战略开始收获硕果,2016年青岛港海铁联运同比劲增65%,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集装箱场站箱量同比翻两番增长。另外在集装箱方面,得益于山东、青岛外贸经济发展的强劲支撑,青岛港全年增开新航线20条。
液体散货方面,由于原油“双权” (进口原油使用权和原油进口权)下放对于培育山东外贸新增长极的作用开始显现,港口也将持续获益。根据青岛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山东省原油进口4232万吨,同比增长307%;进口金额841.7亿元,同比增长259%。
目前,全国共有15家地炼企业获得“双权”,而山东省就有12家,其中新国际大贸易商等国内大公司落户青岛。因此,原油成为青岛港2016年吞吐量增长的又一亮点。青岛港透露,今年液体散货吞吐量保持了两位数强劲增长,获得山东口岸地炼进口油一半的市场份额。
另外,董家口港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建为青岛港工作效率提高与吞吐量的攀升带来实质性有利影响。2016年以来,董家口港区摩科瑞通用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等6个码头10个泊位正式投产,新增通过能力4500多万吨。预计未来董家口港原油部分还将进一步提升能力,董潍输油管道一期及配套潍坊罐区竣工在即,董潍输油管道二期、董家口疏港铁路具备开工条件。
分析人士表示,自2014年以来,青岛港持续保持了良好的经营业绩与收益率,营收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等关键绩效指标在陆港两地上市港口名列前茅。 随着青岛港政策红利、战略布局落地产生的实效,预计2017年该港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征更加明显,将继续保持经营绩效两位数增长,继续保持在全国沿海港口中的领先地位。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调整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公告
- 四部门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