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06 09:32:57 中国水运网

2015年,鹿特丹港“Maasvlakte 2”自动化码头项目投入使用;今年3月,全国首个、也是全球首个第四代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一期)开始自动化设备系统验收。4月中旬,被业内称为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无人码头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迎来首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进入设备交付期。港口自动化项目的应用在全球都已相当普遍。那么,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呢?
国内三大自动化码头
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
2014年8月,由厦门市与中远集团、中交建集团三方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6.58亿元,号称“魔鬼码头”的厦门远海自动化码头试运行。码头采用3台自动化双小车岸桥、16台自动化轨道吊、18台自动导航运载车、8台自动化转运平台,单桥平均效率将实现每小时运送三十七八自然箱,提升作业效率快约20%。码头的年吞吐量可达78万-91万标箱。
洋山港四期自动化码头
2014年11月, 洋山港四期宣布将建成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建设方自主开发关键的作业调度控制系统,建成后的港口将全面实现“智能装卸”、“无人码头”和“零排放”。
四期工程位于小洋山岛的最北侧,总投资约128.48亿元,计划建设5个5万吨级和2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以及1个工作船泊位等配套设施,泊位总长2800米,设计年吞吐量为630万标准箱。
青岛港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
2015年7月,青岛港宣布将打造亚洲首个集装箱全自动化码头。2016年4月中旬,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迎来首批全自动化港机设备,进入设备交付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力争2016年年底达到试运行条件。工程分三期开发建设六个泊位,岸线总长2088米。项目建成后,青岛港集团自动化码头将实现对码头装卸运输设备实时智能化控制,可停靠目前世界上最大19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和未来240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舶,设计效率达到每小时40自然箱,减少人工约70%,提升作业效率约30% 。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拓展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空间
- 电动化 电子化 可再生 国际快递企业绿色发展稳步推进
- 深化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 2025年将选择34个左右城市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
- 三个维度数据描绘数字经济活力图景
- 如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问答·发展新质生产力)
- 累计增速连续上行,外贸大盘总体稳固——透视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数据
- 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
- 江西跨境电商发展交流会举办 科捷出海供应链破解行业难题
-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 国家铁路局综合司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厅关于学习借鉴集装箱多式联运场站共享典型经验做法的通知
- 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扩大商品和服务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