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3-13 09:20:50 中国交通新闻网
“以前上海路要排出几公里的车。由于随时要挪车,排队时我们都不敢下车去吃饭、上厕所。”一位来日照港石臼港区给附近钢厂拉铁矿石的卡车司机王师傅对记者表示。
王师傅所说的上海路,就是疏港货车进出石臼港区铁矿石堆场的必经之路。不久前,记者来到这里,不太多的疏港货车在道路一侧等候,井然有序,全然未见王师傅所说的那种“壮观景象”。随行的港口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每天进出港区的车辆有1万辆次左右,“是原来的几倍多呢!”
随着散货GPS智能管理系统及配套的微信2.0版公众服务平台、物流信息网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日照港实现了散货生产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无人化,大大提高港口运营效率、效益,而这只是日照港创新理念和方法,打造“智慧港口”的冰山一角。
管理减负港区难见“车水马龙”
智能化系统带来流程再造,除了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之外,更能给港口相关方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来到港口散货作业现场,记者心目中散货作业“散、乱、脏”的印象得到了根本扭转。车辆排列整齐,作业现场除了坐在装载车及卡车里面的司机,未见过去常见的相关管理人员。
据介绍,借助于集装箱管理理念,日照港自主研发的这套融合了GPS定位、无线通信、物流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在家就可以网上预约提货,打印提货单,并可实时查询车辆位置和进出港状态,这为钢厂的生产计划安排提供了精准信息支撑。”日照钢铁厂运输部负责人告诉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
让疏港货车司机感到方便的是,通过日照港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可随时查询车辆等候情况,不再“死守”车上,到了自己的“档期”后会被提醒。拿着网上打印的二维码在港区门口换完卡片后,从进港过磅到堆场装货,再过磅出港,自动识别、自动办理,完全不用下车。
“二维码RFID有源射频卡是港区唯一身份证,没有卡谁也进不去。”日照港股份三公司生产部部长解勇峰说,过去按照“谁先到谁先进”的调度方式,港区车辆拥堵就成了常态。
“如今,你看!”在港口调度室,现场工作人员指着电子堆场系统的监控屏幕说,“300多个矿石垛位的位置、几何图形、面积、堆存量、建垛时间、货主名称、正在进行的作业等信息,都一览无余。加上疏港运输管理系统,信息化实现了流程再造,调度指挥起来就轻松多了。”
智能化系统带来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也使有限有人岗位职工的工作强度大幅降低。据统计,应用该系统后,仅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就减少了60多名现场理货员,且原来容易出现的装载机走错位、调度指令执行无法实时监控等头痛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在日照港股份三公司堆场出口检斤值班室,检斤员刘云在值班。整洁舒适的值班室里,她时不时注视一下屏幕,偶尔用鼠标点一下。刘云表示,过去每个班8小时,200多个单子需要人工核对数据,单子接进来递出去,一个班下来胳膊酸得不行。如今,货车过来检斤,只需开到地磅上停留15秒至20秒,系统就实现自动识别、自动比对。值班员只是对个别卡车号牌不清晰等例外情况进行比对。“比以前轻松太多了!”
而这样的智能化、自动化系统,在日照港还有不少。在石臼港区散粮系统火车专用装车线上,国内港口首创的散粮机器人自动码包技术实现火车装车流水线自动化作业,散粮装车效率同比提升80%以上;在岚山港区南区,建成的世界上小时能力和运距最大的管状带式输送机系统,实现了港口与钢厂间物流管控一体化;研发的国内首个“阳光安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现场安全信息的采集反馈、跟踪处理和移动监管;木薯干自动灌包系统,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扬尘大大减少……
盘活大数据让电脑“帮你思考”
港口及上下游时刻在制造海量数据。如何把这些多数据变成大数据,并最终可调配、会思考,是对港口“智慧”程度的重要考量。
“目前港口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智能化发展后期阶段,基本实现的只是自动化、电气化,解决的也仅是机器‘帮你做事’的问题。”日照港集团信息中心主任赵博说,日照港信息化工作下一步将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港口服务供应链上的各种信息进行感知、传递、归纳进而智能整合分析,真正地让管理系统去思考,帮助决策层、管理层战略分析、优劣势分析,最终解决好“帮你思考”的问题,让大数据成为日照港优质资产,逐步引导港口生产从劳动密集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型。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今后的港口竞争力不仅会体现在主要由大泊位、大堆场、作业效率、集疏运体系等这些硬件组成的港口竞争力上,更体现在服务港口供应链的竞争上。因此,今后将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手段盘活港口大数据,助力港口整合并延伸港口物流服务产业链,引导企业从生产向服务型转变。
中国交通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共享大数据、延伸服务链,日照港早已有了尝试。如与日照钢铁厂合作建设的信息交换平台,就使双方信息实现双向沟通,最终“共赢”。
一方面,港口实时提供钢厂船舶的预到及在港动态信息,钢厂集疏港车辆动态及在港作业进程等信息,充当钢厂“预报员”、调度员角色,大大方便了钢厂生产。另一方面,钢厂实时为港口提供集港、装船等计划信息,只要钢材集港车辆一出厂门,港口就能迅速获得货物的详细信息,为港口调度生产提供极大方便。
据介绍,今后日照港将尽可能多地将港内外各种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整合,真正让港口相关各方实现大数据的挖掘和分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港口”,将依托港口集疏运管控平台,谋划推进电子商务下的“物流单证”。届时,货主不仅可以预约提货,还可以像快递包裹一样进行货物信息查询、跟踪,形成“港口阿里巴巴”。
聚贤引智产学研深度合作
港口智能转型如何越走越宽,内外结合,“产、学、研”深度合作是一条实用、有效的路径。
“智慧港口”到底怎样才能快速打造起来?日照港集团选择了内外结合,“产、学、研”深度融合之路。
按照“科技兴港、人才强港”战略,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日照港集团通过对内加大自主开发力度,对外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先企业等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聚贤引智,联合创新。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合作石臼港区西区、岚山港区中区规划设计,研究散货物流港集成创新课题……
更为可喜的是,2012年,日照港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进站专家14名(院士2名);2014年,日照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设立,为引进高精尖人才来港口工作搭建平台。
“产、学、研”结合结硕果。近三年,日照港集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成果奖16项。创造和拥有国家专利技术172项,省部级以上工法13项,并承担了国家物流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等。“散粮自动化火车装车系统研发应用”科技项目获得中国港口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怀着“三次创业”的“名港梦”,日照港在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强港的征程中不断迈步向前。今后日照港将尽可能多地将港内外各种独立分散的信息系统整合,真正让港口相关各方实现大数据的挖掘和分享,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智慧港口”。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工信部:截至今年11月,已举办近700场中小企业撮合对接会
- 海关总署:将持续深化跨境电商综合改革,助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 前三季度我国冷链物流总额6.4万亿元 同比增长4.2%
- 福佑卡车启动第三期“叁餐计划”,为公路货运注入善行力量
- 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货物突破80万标箱
- 铁路首运锂电池,物流迎来新篇章
- 湖北出台18条措施加快数字人才培育
- 中国航运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全球供应链稳定畅通
- 豪华重卡新王者!欧曼银河7驾驶舱再升级 科技智能与舒适安全完美融合
- 跨境运输新征程 | 中国潍坊——俄罗斯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发车仪式圆满落幕
- 十城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