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江苏华能智慧能源供应链:智能物资服务站在新能源电力领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6-08 16:26:42 中物联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分会

一、企业概况

江苏华能智慧能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依托华能集团资源实力和品牌优势,联合供应链上下游战略合作伙伴,以共享经济为基础,坚持共创、共融、共享,构建多元化的共赢平台,打造“创享生态圈”。公司业务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市,拥有15个物流基地,成功整合50万+云端车船,平台年物流规模超过1亿吨。

江苏华能智慧能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坚持以“场景管理为基石,数智科技为引擎,供应链金融为抓手”的发展战略,通过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打造了供应链集成服务平台——“华能智链”,成功构建了集招标、采购、销售、物流、金融及云服务为一体的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业务涵盖新能源、燃料、电力物资、电力工程、储能、售电、仓储运输、供应链金融等多个板块。通过物流科技在供应链仓储环节的运用,实现物流供应链智慧化、无人化。以构建区域物流网络为核心,以信息技术高度一体化的电商平台为引擎,以供应链金融服务为手段,致力于打造成为“共享共创共赢的能源供应链生态圈”。

二、信息化背景

1.行业发展需求

(1)保障电力物资供应安全

近年来,中国电力需求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风光水火等各业态发电企业作为电力供应的保障,面临着更高的要求。物资供应是保障安全稳定生产的前提,如何高效且低成本的保证物资供应快速响应成为各业态发电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2)响应国家“3060”目标发展要求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碳排放主体之一,是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重要行业之一,也是我国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基础最为健全的行业之一。“3060”目标为数字化技术与电力行业技术融合、电力业务数字化与数据化提出了新的精细化发展要求。在保障物资供应前提下,积极响应国家低碳与数字化发展要求,并通过有效手段降低资源消耗,成为电力物资供应单位新的议题。

2.企业管理痛点

(1)标准化管理方式缺失

由于电力行业各基层单位各自经营,周期性提报物资需求,存在库存周转慢、库存积压严重、占用资金高、内部难以调剂以及物资和仓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基层单位物资仓储管理标准统一、资源统筹、科学决策、效率提升的需求日益显著。

(2)物资紧急领用需求保障难

由于仓储物资管理人员作业时间有限,难以保障7*24小时物资领用,以人工作业为主的仓储管理模式对于夜间抢修等电力物资紧急领用需求响应存在一定滞后。如何在控制人工成本的同时保障基层单位物资紧急领用服务时效亟待企业进行思考和解决。

(3)系统层面未精细化管理

华能新能源各基层单位以SAP系统进行生产物资仓储管理,可支持物资管理全流程的数据交互行为。但SAP系统针对仓储管理环节精细化分工以及精细化服务质量的支持、记录与评估尚有缺失,以及原有作业方式难以规避人工误差。

三、信息化进程

江苏华能智慧能源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基于行业痛点问题,在华能新能源电力领域率先开展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试点应用。以“分段实施、稳步推进、全面覆盖”为建设思路,结合电力物资集中供应服务,通过多元化物资存储策略、精细化管理措施、数字化管理手段以及先进智能设备等应用,实现“无人值守”的仓储物资管理理念,打造低碳、绿色供应链新服务。借力信息化技术,疏解电力行业供应链仓储环节痛点,拓宽仓储物资管理业务场景。

1.聚焦电力物资集中供应体系,实现仓储配送工作统筹、区域联动

通过对新能源风电、光伏等业态物资管理进行区域化整合、集中存储、集中供应,解决传统物资仓库各自独立、缺乏联动、管理标准不一等问题。结合仓储功能定位进行相关能力建设,实现仓仓互联,达到物资仓储、配送规模效益,有效促进多业态仓储联动以及配送的高效协同,提高区域统筹能力,降低人力资源占用,提高工作效率。

2.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仓储数字化改造,实现仓储服务自动化

采用RFID射频识别、人脸识别、自助结算、智能门禁等自动化设备实现低建设成本、可复制、可推广的“7X24小时无人值守”仓储管理模式,建设智能物资服务站。办理领料时,操作人员人脸识别进入仓库,领取物资后,通过RFID通道门验证出库物资与单据信息是否相符,并自动扣减库存完成出库,实现人员自助式作业、无感式过账,物资随取随用、自助结算,保证了物资即时供应,降低了基层单位物资管理人员投入。

3.信息化系统流程再造,实现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在SAP系统开发WM模块,对仓储物资管理的操作流程进行再造。对物资入库、出库、在库进行全程管理。通过与电子商城、供应链协同系统对接完成信息流流转及闭环。借助真实操作数据、系统智能算法进行精益分析,实现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4.低碳、绿色供应链服务

通过仓储区域整合、仓储管理能力建设以及仓储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化和标准化管理,有效降低物资供应管理的资源损耗和人力投入成本。同时整合仓储配送需求,通过对区域内各电厂基层单位物流配送路径、时效的分析,形成规模效益,有效降低运输车辆的空载率和空载里程,提升使用效率,降低供应链多余环节能耗,减少碳排放,构建起绿色供应链服务新体系。

5.通过数字仓库系统提供仓储精细化管理支持,实现精准控制、质量分析、持续迭代

随着电力行业向电商化选购的转型,如何合理分配资源、实现供需平衡并形成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越发重要。通过数字仓库系统搭建,实现各级仓库按统一流程管理运营,实时数据跟踪。在满足各业态仓储、配送、管理等一体化服务的前提下,基于真实数据,构建电力行业科学、先进的管理分析模型,优化资源配置,并利用精细化仓储管理手段和标准化管理模式,打造属于自己的供应链体系核心竞争力。

6.借力智慧物流,以数据赋能,探索创新工业品供应链金融业务

依托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和智慧物流系统,围绕供应链上下游,以保障供应及降低供应链综合成本为前提,为供应商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通过盘活供应链上下游存货资产,缓解资金占用压力。在传统动产质押融资业务品类基础上,针对风电、光伏新能源电力物资生产使用需求,进行横向及纵向筛选过滤,结合框架协议商品目录,优选物资清单,通过为供应商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深化供应商寄售模式。

四、实施效果

1.提升物资供应服务水平,实现标准化、数字化、专业化的物资管理

合理布局仓储网络规划,通过区域整合节约资源、统一标准、统筹管理、打造规模效益,相对原有分散式管理方式极大提高物资供应的时效和项目单位服务水平;通过无人值守、自助领料、24小时全天候服务的方式,全面提升仓储服务数字化水平,保障出入库数据真实性和数据时效性;借助智慧物流系统进行精准管控、全程分析,强化物资管理专业化水平。

2.精简仓储作业流程,数字赋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统筹能力

通过物联网软硬件设施实现仓库无人值守,实现出入库、在库、盘点各环节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简原有仓储作业流程,减少人工参与环节。通过智慧物流系统全流程的数据采集为工作精益分析与持续提升提供科学支持和有效保障,规避了原有的人工误差和填补了过程管理缺口。

建成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后,上下架作业工作量减少50%,效率提升30%;收发准确率达到99%以上,盘点工作量相比传统盘点模式降低70%。

3.推动协同提升,增强企业风险防控水平

转变原有库存物资供应模式,打造“集中存储、无人领用,自助结算”的物资运营机制,推动各业务环节效率协同提升,提高项目单位服务水平。进行规范运营、数据分析、科学决策、快速传递、快速响应、闭环反馈,从而将物资管理风险降到最低,也进一步提高电力基层单位的风险防控水平。

4.拓展业务空间,打造供应链新生态

通过落实寄存物资集中存储,在统筹兼顾仓储配送业务管理效率与效益两方面,变革原有管理模式,并制定合理的储备定额,在快速响应物资供应需求的同时,降低了资金的占用和库存成本,有效解决原有仓储模式下“供需匹配失衡、库存积压严重、配送效率不高”等问题。借助标准的管理模式、高效的作业方式、精准的数据监控,赋能金融业务,拓展业务版图,谋求供应链多方共赢,为引入更多供应商寄售打造良性循环。

5.引领行业示范,推动电力行业发展

形成了低投入、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建设方案,可覆盖华能全集团各业态企业需求,同时适用于整个电力行业其他集团企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推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

6.助力企业降本增效,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打造绿色物流,提高企业竞争力

借助智能物资服务站信息化设备与智慧物流系统对仓储工作过程精确控制、精准分析,提升效率,降低人工作业量和作业难度,释放更多的劳动力,有利于企业成本控制。通过物资集中供应以及智能设备等应用,降低日常消耗性资源损耗和人员投入消耗,实现规模效益降低运输车辆使用,减少碳排放,创新绿色供应链服务新体系。保障物资及时供应,解决行业痛点,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助推“3060”伟大目标实现。

五、实践经验

利用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的建设,组织供应商协同开展库存共享工作,采用联储联备、寄售等模式保障新能源生产物资及时供应。借助实体资源与信息化系统,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控制风险同时提升供应链效率,促进供应链良性循环。

1.物资集中供应,降低资源损耗

由于新能源电厂项目单位地理位置较多偏远分散,物资配送过程中车辆装载率较低,通过物资集中供应及仓储联动,充分发挥仓储配送规模效益,降低资源损耗、减少碳排放。

2.仓库无人值守、随领随用、自助结算

无人值守的数字智能物资服务站通过RFID射频技术、物联网技术、人脸识别系统、门禁系统等,并与上层信息系统(ERP、SAP等)灵活集成,通过与供应商进行联储联备,实现无人值守、自助结算的仓储管理模式,保证物资高效供应。

3.加强物流各环节有效数据采集,挖掘数据价值

借助无人值守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形成真实的即时和历史信息池。在保障服务提升效率的基础上为需求单位和供应商提供预警预测分析,帮助供应链成员提前获取这些信息,从而提前将物流资源进行一定的配置和整合。

六、物流信息化建议

1.加强整体规划实施能力,保障信息化发展空间和服务接续性

结合物流服务需求单位现状,制定长期性、远瞻性信息化规划。避免建设进度阻滞、信息化重复建设或资金、技术投入缺口。在现行基础上施行有效可接续的迭代方案。

2.探索信息化应用新业务,逐步开放自有资源,谋求共享共赢

重资产企业可基于现有的设备和资源,在物资存储模式和供应链金融等领域进行创新应用研究,发掘既有资源新的应用场景,通过试点逐步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发挥资源价值,创造盈利空间。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