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企业案例 > 正文

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ADAS技术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平台

发布时间:2019-11-27 16:37:50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一、应用企业简况
基于ADAS技术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平台是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流”)为深圳市深特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搭建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平台。
深圳市深特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创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一家专业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和危险货物进出口业务,公司成立了专业的危险运输车队,拥有45辆危险品运输车辆,可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危险品运输服务。公司通过一整套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包括钢铁和化学工业、食品和制药工业、汽车和电子工业、医疗和环保工业在内的多个工业领域。
公司在长期的发展积累中发现,要想做大做强,做好优质品牌,安全是第一位。而危险品的物流安全管理不仅仅包括事故发生后的及时正确处置,更需要做到预防为主,需要企业具备从风险预估、预警处置、事故反应、科学管理等一整套科学管理思路和方法,同时需要对出车、在途、装卸全过程的安全管理,需要企业构建一套包含物流全过程的安全保障体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这种需求实现带来可能,深圳市深特工业气体有限公司先后对物流运输安全管理进行了多次升级,现在公司所有运输车辆全部接入深圳市易流科技有限公司的物流运输安全透明管理服务。通过接受易流为其研发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全天侯24小时对运输车辆从出车检查、在途监控、风险预警、异常处置等整个过程的智能化管控,从而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输的安全系数,最大可能的降低了安全事故风险,把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实现了企业物流安全管理的系统升级,为企业的业务升级提供管理支撑和技术保障。
二、项目建设背景
(一)外部因素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频发,其中局数据统计显示,其中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司机不良驾驶,如超速、超载、疲劳驾驶、急加速减速、急刹车、急转弯、并线行驶、车道偏离等。二是路况不良引起,如急转弯、路面湿滑、路面不平、能见度不够、路牌标识不清、道路过窄、车流量过大等。第三是车辆和货物自身因素。如车况不佳、中途刹车失灵、货物泄露抛洒都可能造成交通事故。这还只是一般货物面临的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如果是在危险品运输领域,情况就更加严重和复杂。因危险化学品较一般物品更严重的危害性和破坏力,如果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甚至重大的交通安全事故。这种事情我们几乎每年都会面临,近年来,就新闻上已报道的重大危险品道路运输安全事故就超过10起,造成重大损失。
危险品运输车辆在途运输安全一直是上到政府监管部门下到每个企业管理部门最为重视的部分。但现实情况依然不容乐观,每年频发的道路交通事故无法让我们有丝毫放松,无论是对社会层面还是对企业层面,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许多时候,一次事故,就可以摧毁一家企业,可以说,安全是必须时时刻刻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头等大事。
(二)内部因素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发现,司机的驾驶行为是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如司机的超速、疲劳驾驶、压线行驶、车距过近、急转弯、急加速减速、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抽烟、打哈欠、不系安全带、对路况不熟等行为都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风险因素,需要特别关注。
这些因素虽然公司在尽力监管,但因为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管思路和监管手段,致使管理效果一直无法满足企业要求。特别是,随着企业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市场的不断成熟,企业对安全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企业需要不仅知道哪里存在风险,还需要对风险进行定性和等级评价,建立低、中、高三级安全管控指标体系,让安全管理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实现安全管理由以前的事后处理变成事前预判,把预防事故风险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降低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在建立三级安全指标体系之后,对安全风险进行等级区分,并针对不同等级设定对应的负责人制度,满足公司安全管理职责分级、细化,责任到人的管理实际,把管理精细化,提升管理效果和管理水平。
三、运输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一)驾驶安全风险影响因素众多,监管难度大
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司机驾驶行为因素在道路安全事故原因中重要性超过9成。在危险品物流领域,司机驾驶行为如果不当,更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所以,司机的架势行为规范和管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其中,司机的不良驾驶行为包括:司机的超速、疲劳驾驶、压线行驶、车距过近、急转弯、急加速减速、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抽烟、打哈欠、不系安全带、对路况不熟,抢道。以及影响司机驾驶行为的外部因素:道路路况、周边环境、交通状况、天气因素等等。这些因素的某一个或者几个都有可能引发事故,这么多种可能性,监管起来难度可想而知。
(二)风险管控事后处置特性明显,事前预警性需要加强。
安全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事故发生后的科学及时处置,尽量缩小影响范围,更重要的是发现于未然,在风险还没有爆发之前,就通过我们的有效监管手段和管理制度把风险转化或者消灭。
该企业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越来越意识到预防的重要性。逐渐开始注重事前预防的方法积累。从之前的重事后处置向现在的“事后处置、事前预判”并重发展。要实现事前预判,就要首先实现对事前行为数据的充分采集,并建立对应的分析和处置策略,提醒司机、管理者及时干预驾驶行为,降低安全风险。
(三)量化管控未完全实现,科学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量化是科学管理的第一步。以司机驾驶行为为例,司机的超速、疲劳驾驶、偏道行驶、急加速减速、驾驶过程中打电话等行为,都应该以量化的形式来管理,以衡量司机的驾驶习惯,即明确要求速度超过多少是超速,驾驶时间多长属于疲劳驾驶,车辆偏离道路多少即为偏离,等等。
这样做的目的除过能便于管理,更重要的是为公司的司机标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促进公司对司机管理的标准化进程,利于公司的规模化效应释放。本项目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公司建立对司机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让管理更加高效、能够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需要。
当然,这些数据的获得现在可以采用多种传感设备加以辅助获取。如通过对司机的人脸识别,识别司机面部表情,看司机是否在打哈欠、在打电话、在打盹,即作为司机疲劳驾驶判断的依据。
四、问题解决方案
(一)方案描述
针对以上问题,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为其量身打造解决方案——基于ADAS技术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平台。该平台利用北斗卫星导航、无线网络传输、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通过司机人脸识别和道路路况监测等手段,把司机驾驶过程中超速、疲劳驾驶、压线行驶、车距过近、急转弯、急加速减速、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抽烟、打哈欠、不系安全带、道路路况信息动态识别,并建立起司机驾驶不良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每一个不良行为的精准预判和智能提醒。起到提前提醒和告知司机安全风险的目的,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据权威部门发现,提前提醒司机注意安全风险,可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率9成以上)。该理念是用技术手段改造传统危险品物流行业驾驶安全的有效尝试,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基于ADAS技术的危险品车辆驾驶安全智能管控平台包括感知层、基础网络层、云平台和应用层四部分构成。感知层依靠各种智能传感终端和设备负责卫星信号和外设信号(包括经纬度、速度、里程、车速、司机面部表情、车况路况、交通状况等)的获取和接入;基础网络层即数据传输网络,本系统依靠联通3G/4G通信网络对接入的数据进行无线传输;云平台层负责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逻辑判断和处理,供应用层调用。
(二)问题解决思路
总体上来说,该平台就是通过司机人脸识别和道路路况监测等手段,把司机驾驶过程中超速、疲劳驾驶、压线行驶、车距过近、急转弯、急加速减速、驾驶过程中打电话、抽烟、打哈欠、不系安全带、道路路况信息动态识别,并建立起司机驾驶不良行为大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每一个不良行为的精准预判和智能提醒。
所以,首先需要系统梳理司机的驾驶行为,并基于此以及企业管理实际,构建驾驶员驾驶行为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其次,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包括司机行为在内的物流透明管控体系,实现对司机驾驶行为的透明可视化监管。第三,不仅仅要管控司机驾驶行为,对于车辆风险,道路环境变化也要关注,做到安全风险监管无死角。具体措施如下三点:
1、构建驾驶员驾驶行为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实现行为数据透明管控
首先,我们要搭建一个基于司机驾驶行为的数据综合处理平台。如下图所示平台示意图,该平台由三部分构成:驾驶安全车载智能终端及其附属设备,以便采集司机的驾驶行为数据,作为数据的采集终端。该终端一方面与GPS、北斗互联,采集位置信息、速度等基础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移动通信4G网络实现数据的传输,把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存储到指定的服务器。
第二部分,车辆和司机驾驶行为监管平台。这部分负责数据的存储、分发、处理、分析、以及模型算法的搭建和逻辑程序处理。这部分最重要的是司机驾驶行为模型算法的搭建。该模型搭建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企业数据判断的准确性,是企业管理的基础。该模型的搭建,需要通盘考虑危险品物流行业特性、本企业司机管理实际、危险品运输业务操作流程。
第三部分,用户端。我们以SaaS服务模式提供对企业用户多种操作方式,可以是电脑直接访问,也可以手机APP访问。也可以开通微信访问功能,目前还在持续优化中。
在数据采集端,我们采用了丰富的硬件设备,用以采集不同类型和对象的数据。如采集驾驶员行为数据的监测摄像头,采集司机的行为表情,如打哈欠、打电话、左右摇晃、闭眼、玩手机、呆滞、分心等。
路况监测摄像头,用于监测车道、车距、弯道、路况、交通状况等数据。
最主要的硬件:驾驶安全终端主机。采集以上两个摄像头的图片数据并存储,进过驾驶行为判断,给出初级的行为结果。该数据的准确性依赖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成熟度。本平台就是把该设备采集到的初级判断数据进行二次优化,提高判断的可用性。
2、全方位梳理驾驶员驾驶行为风险,实施全过程透明可视化监管。
(1)弯道提醒,提前减速,避免翻车
危险品运输比较特殊,一般运载车辆重心比较高,车身和货物一般又比较重,如果车速再快,很容易发生侧翻事故,造成交通事故以及次生事故。所以,司机必须提前对车辆要经过的急转弯胸有成竹,了然于胸,但如果司机对线路不熟悉,不知道弯道位置,或者知道位置,但因为长时间驾驶,精神疲惫遗忘,而没有提前减速,在车辆经过时,极易发生车辆侧翻事故,如果再引发泄露等次生危害,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系统首先对司机要运输的线路进行提前规划(如上图左)约定车辆的形式线路,保障车辆走在路况较好,急转弯较少的路线上。如果实际情况没有其他路线选择,就把容易发生事故的急转弯位置在系统平台电子地图上提前标注(如上图右),并设定车辆500米(1公里)预警距离,一旦车辆靠近急转弯路段,系统自动推送语音提醒司机注意急转弯路段,降速行驶,安全通过。这个方法实施以来,极大地降低了车辆的侧翻事故,非常有效。
(2)全程监控司机,防止疲劳驾驶,抽烟,打电话,降低安全风险
平台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对司机的面部表情进行抓取和分析,如发现长时间的打哈欠,打盹,眯眼,长时间的驾驶(单次超过4小时,全天超过12小时)即语音提醒司机注意停车休息,避免疲劳驾驶。对司机的抽烟、打电话行为,系统只要抓取到,立即触发报警,提醒司机注意,并推送给监管部门,用以监督和约束司机,注意安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打电话、打哈欠、抽烟系统都要报警,对于司机停车状态下的打电话,是被允许的。但对于特殊的危险品而言,如严谨烟火的危险品货物来说,司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抽烟。对于一些对静电要求严格的货品,打电话都是不被允许的,这些都要视情况而定,需要考虑到企业业务的特殊性。
(3)驾车车距、车道预警,防止碰撞等交通事故
除过司机的以上驾驶行为之外,车距过近,偏离车道、不安规定路线行驶,不按规定的行驶要求(速度)行驶,都会增加事故的发生概率。必须加以管理。
车道偏离:对于车道偏离当前车道,容易造成车辆的剐蹭和碰撞事故,属于危险行为,必须加以制止。系统通过在车头安装路况监测摄像头,实时监测路况的变化,一旦发现车道偏离预定轨道,立即提醒司机,注意调整。避免事故发生。
这里需要区分实际情况,如果是实际道路情况要求司机必须进行偏离避让,就需要视情况进行纠正,不能作为司机违规行驶的记录,这也是本系统设计的难点所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兼顾效率和公平,做出最合适的判断。
对于车前即将发生碰撞的行为进行预警,提醒司机尽量避让,保障安全。
对于车辆与前车距离,企业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司机需要留够足够的安全距离,特别是危化品车辆本省就比较重,惯性大,刹车距离长,更需要预留足够的反应距离,所以,一旦发现车辆与前车距离过近(小于限定距离),系统立即触发近距报警,提醒司机注意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装卸点、阀门管理,确保安全装卸
危险品是有特殊理化属性的物品,装卸需要严格的工艺流程,对环境有一定要求,所以,装卸点必须进行严格管理,确保既满足装卸工艺要求,也不对周边环境不会造成影响。上图是对装卸场地的监控,防止在规定以外的地方装卸,发生危险。初次之外,为防止在固定区域以外装卸,系统还对装卸料的阀门进行了电子铅封,只有指定的人凭借系统推送的电子密码才能打开,否则属于违规开启,要被系统摄像全程记录,并推送到监管部门。
3、建立司机+车辆+环境三位一体安全管控体系,全方位保障安全
要保障运输安全,仅仅做到司机驾驶安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兼顾运载车辆安全保护、驾驶环境、线路、周边环境的安全。特别是对于危险品而言,对车辆的装载工具,装载工艺,流程,运输过程中的停车点选择、停车时机,道路路况,交通状况等等都需要通盘考虑。
本系统中,我们建立了基于司机、车辆、外部环境的三位一体安全保障体系。对于每一个节点,我们都进行了详细的监管。如对司机的身份识别、对疲劳驾驶的识别、超速等危险驾驶行为的识别等。对车辆的安全监管,具体内容有:超速、急加速、减速、急转弯,以及车体本身的安全属性(罐体压力压强、温度、密封性、危险品货物的理化属性,处置说明);对运输环境的安全监管内容包括:前车安全距离提醒、车道偏离预警、车距过近预警、行人碰撞预警。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货物理化属性变化的监控,我们平台目前还没有涉及到,但这在企业的实际监管中很重要,及时的发现货物本身理化属性和载体本身的变化,对保障运输安全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平台下一步优化升级的重点关注领域。
(三)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本系统的实施,不仅仅是一个简单是信息化上线,更是企业管理职能细化、流程梳理改造、权责明确划分的过程,需要企业自上而下的统一认识和高效协同。所以需要企业构建明确的组织架构及权责加以明确和固化,同时,需要企业有明确的实施方案和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管理策略。
本系统开发中遇到的第二个较突出问题是如何确保大量行为数据的及时采集和准确判断,如如何确保对司机疲劳驾驶、打电话、行为的判断,如何提高判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这个问题,目前行业中都还在探讨中,准确性在陆续提高,但还无法做到100%。
1、如何保障该项目能够顺利的执行下去? 
项目实施将组织项目领导小组,在项目总负责人主持下,各司其职,有关业务和技术部门作为小组成员,接受工作协调。
本节所述项目管理方案从平台软件需求分析、平台设计、代码编写、平台测试、平台安装及试运行等全过程,是涵盖项目全过程的项目管理方案设计。
项目管理的目标和范围:项目管理的目标是,在遵守工期、保障质量和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按照项目的建设目标以及项目范围的要求,从范围管理、资源组织管理、沟通管理、采购与分包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等方面展开科学、严格地管理,使本项目的建设顺利完成。
从多角度分析项目管理对象如下:
自然实体对象:承担建设的单位、资源(人、设备、工具、资金);
工作产品对象:图纸、技术手册、需求说明、技术方案、实施方案、拟开发平台(中间状态、完成状态);
管理过程对象:项目的范围管理、资源组织管理、沟通管理、采购与分包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理、时间管理计划、项目报告、项目合同;
项目管理方案的设计流程和特色:
项目管理策略:
项目范围分析之后的首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管理的策略,以便为制定科学实际的项目管理方案提供合适的框架,这种策略的制定基于:对项目目标和范围的清楚认识,采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经过实践验证的项目管理方法论,分析本项目的管理难点和重点。
2、如何确保驾驶行为数据判断的准确性?
本系统的解决思路就是借助危险品物流的运输特点,结合先进的司机驾驶行为模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二次验证,剔除其中明显有误的数据,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相信,随着系统与企业实际的不断结合,以及与危险品物流的不断融合,以及人脸识别技术的持续进步,数据的准确性会越来越高。
五、信息化主要效益分析与评估。
(一)信息化实施前后核心指标对比
1、司机驾驶不良行为发生率从之前的5%下降到不到1%。
司机不良驾驶行为直接影响着驾驶安全,必须对司机的不良驾驶行为加以限制。系统通过语音报警提醒+数据备案约束的方式来监管司机,如上图,系统对司机的每一个驾驶行为进行抓取、判断,每天统计不良事件的总个数来衡量司机的驾驶行为变化。
2、运单时效优质率由之前的25%提高到45%。
当然,这种管理手段有一个前提,就是安全。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保障时效而忘了安全这个根本。所以,这个管理仅针对一般情况的延误、绕路情况,作为参考。如下图是对司机驾驶线路的提前规划和导航,给与司机最优化的道路建议,方便司机走在最安全、高效的线路上,做到时效与安全的兼顾。避免一些无故的绕路、停靠、等待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3、整体运营成本降低5%—10%。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驾驶安全行为管理体系,而处于事故处置和应对的管理模式时,企业始终处于应对突发情况的焦虑中,难有精力去思考和优化企业的流程制度和服务品质,这就局限了企业的大力发展。所以,企业做强,必须实现系统管理,主动防御+应急处置结合的模式。本系统就采用技术化的手段,把企业固化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手段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加以管理,大大降低人在管理中重复低效过程,把人解放出来进行更加有创造性的工作。
上图就是对企业整体运营情况的监控与展示,由图可知当前企业的车辆运行情况,以反映业务执行情况;通过单日里程统计和车辆平均使用率,显示单位车辆的使用情况,作为企业后续车辆投放的依据和参考。
企业根据以上图示中的车辆使用效率数据,可以清晰的指导每日车辆的具体使用效率和一周、一月周期变化规律,作为企业业务调度、车辆调拨的核心参考。(二)信息化实施对企业业务流程改造与竞争模式的影响
1、司机管理科学化,为企业规模效益提升奠定了基础。
对司机的驾驶行为按照6个维度建立分析矩阵,把每一个日常行为都归类,统计每一个行为的发生次数,建立司机驾驶行为矩阵,进行数据雷达分析:
最后,给出司机驾驶行为点评。在10天的统计分析中,您的平均得分73.71分,属于中等驾驶水平。您的驾驶专注度和清醒度较高,极少有疲劳驾驶和分神的情况哦,再接再厉哦!您的驾驶平稳性很差,请注意急转弯、急加速和急刹车行为,很容易产生车辆侧翻危险。警惕度59分,请注意要系上安全带,也不要遮挡摄像头。
2、企业安全管理实现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追溯三位一体。
通过以上5个策略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全面管控。对司机驾驶行为的动态危险识别和预警:通过实时判断和识别驾驶安全事件、司机不良行为、疲劳驾驶事件、实时提醒和预警,增强司机的安全防御意识。全程监控司机的驾驶行为,对异常情况及时预警。联动摄像头、抓拍取证作为后续管理依据。进行身份审验和识别,对司机驾驶时间进行限制。最后,依据大数据分析,进行司机画像和综合评比,实现管理科学化。
以上这5个步骤的实施,就是企业实践“预警+处置”的过程。在这其中,预警为主是最理想的状态,最好是企业所有的风险都能在充分的预警中提前得到处置,避免事故的发生。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和流程的持续优化。但预警必须作为管理的重心,应该占到日常工作的80%以上。处置只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及时干预,这虽然很重要,体现一个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响应能力,但不能作为危险品物流公司工作的常态,更不能作为管理的核心,这一点管理者认识必须明确而统一。
对于异常情况的预警,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竞争力,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及时、准确的预警可以极大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也能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的日常管理难度,也是企业降低日常运维成本的有效举措。为把预警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对每一个关键指标都制定了明确的预警策略,便于企业在日常管理中执行,把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这其中不仅明确了异常情况的判断标准,也给出了一旦异常情况发生,后续的提醒策略和应对手段,给予司机以及企业监管部门有了明确的操作标准,便于司机掌握和处置,可以尽快做出应对,极大限度的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据数据统计,提前提醒司机0.7-3秒,可以降低事故发生概率84%,是很有效的干预措施)
3、通过安全事件大数据分析,打造司机管理智能化实施方案。
(1)安全事件趋势分析
对司机打电话、抽烟、疲劳驾驶行为的日监控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千公里事件数最近一直处于低位,这可以很好的反映公司总体的安全管理手段是有效的。
对于司机前车碰撞、车道偏移、前车近距等日常驾驶习惯,也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每天的变化特别明显,但千公里事件数却基本稳定,这需要我们重点分析,是什么原因?如果里程相当,就需要重点关注了。是我们管理决策的有效辅助。
(2)驾驶行为危险程度排名
对驾驶行为危险程度排名,是有效的监管方式,可以快速发现那些部门、车辆、个人属于危险分子?通过分析他们的共性,来区分哪些因素需要重点关注,仔细分析看是什么原因导致,把引发危险的主要因素找到,并解决,是有效的管理办法。上图就是系统对司机驾驶行为情况按照危险程度的排名。具体到每一个车辆所发生的前三个具体事件以及各自事件的发生次数,可以大致了解车辆的驾驶习惯。
(3)车辆司机驾驶能力打分
对每一个司机应用安全驾驶模型分析,从6个维度进行驾驶能力评估,并量化打分,给予司机驾驶能力最直观的评价。
对司机的驾驶能力评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处于动态变化中,系统每天都会对司机的驾驶能力按照以上6个维度进行打分,而每个维度的数据来源均来自于司机每日的驾驶行为数据。可以说是司机每天的驾驶行为在给自己打分。
(三)信息化实施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1、从保障运输安全到提供一体化安全保障方案的转变
作为危险品的承运商,实际上只要安全、高效、经济的把货主所托货物运到目的地,安全交给收货人任务就算完成。行业中,绝大部分的企业也是这么干的,无可厚非。做好自己的业务,为每一票货物的安全负责,是没有错的。
但是,自从公司实施了基于司机驾驶习惯的安全保障系统项目以来,最重要的是企业内逐渐自上而下形成了从物流全供应链视角审视问题的意识。开始思考从全局视角考虑以前业务过程中自己做的不够的地方,开始反思自有业务的粘性和边界价值。
现在,全公司上下逐渐从以前的单一物流服务商角色开始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始注重自己在提供基础物流服务的同时,逐渐开始探索基于全供应链的安全服务保障。从之前的我只管运输保障,到现在的我不仅考虑运输安全,更考虑装卸、包装、仓储、运营一体的全产业安全保障服务。
2、从提供安全保障提升到供应链效率提升方案提供商
危险品物流承运商存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保障货物物流安全吗?是但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任何企业存在的价值归根结底是为别人创造价值,对危险品货主企业而言,如果仅仅只是提供基础的运输安全保障,做好运输保障,本质上并没有给企业创造价值,至少相比于其他物流提供商,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实际上,物流服务商存在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本质上应该是加速货物的周转效率,能够在保障合适库存的基础上,尽量的加速货物的流转速度,货物周转越快,货主企业才有可能多挣钱,才能多创造效益。
本系统的实施,从根本上打通了物流企业与相关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通道,加速了彼此之间的信息流动,提升了信息的整体运行效率。信息效率的提升,大大促进了货主企业的业务流转速度,提升了公司的效益。
六、实施过程中的主要体会与推广意义
(一)本系统下一步的改进方案、设想
建立基于整个物流全链条的安全风控预警管控系统。不仅仅涵盖基于司机的驾驶行为管理,还有基于运输装备、车辆的风险管控;以及包括道路路况、周边环境、天气、交通,还有除过司机的押运员、装卸员、检验员、以及参与整个物流过程的人员、装备、货物、仓储、场地等齐全物流要素的风险管控。
到时候,可能不仅仅用到人工智能,还可能用到大数据、物联网、智能传感、虚拟现实等等技术和科技,全方位的数字化物流过程,实现物流过程的风险可视、可控。保证安全。
1、扩展更多的数据接入能力,为物流全要素的数据接入做准备。
扩展更多的外设接入能力。如在货物自身方面,根据货物的理化特性和存储环境要求,需要接入如湿度、浓度、压力、pH值、腐蚀程度等等检测设备。在装载设备层面,如接入液体罐车的压力值、压强值、表面温度,罐内温度等重要参数采集设备。在人员的信息采集方面,如可以采集司机的血压、血氧含量、酒精浓度、睡眠质量、连续驾驶时间、驾龄、年龄、文化程度等等数据。这些有些通过与已有系统对接即可获得,有些就需要安装相应的检测设备,这些数据都有了以后,就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挖掘提供了基础和可能。
2、实现在手持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跨平台系统应用。
未来必将是一个多屏的时代,多种平台的相互打通和协同是必须的。例如,在仓储领域,应用较多的可能是平板操作或者手持模式;货物在途,信息采集多采用车载智能终端以及手持设备、手机都有可能,在公司内部或者与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多采用的是电脑操作。所以,就需要这套系统需要同时满足多种平台同时兼容,数据同步的能力。
3、提高系统操作的便捷性和系统性能。
下一步,针对司机的驾驶行为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数据不仅更加透明、准确、及时,还需要进一步满足业务化、场景化,数据更够促进业务的生长。系统的操作进一步智能化,自动化,便捷化,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作业进一步减弱,实现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二)对物流信息化的建议等。
物流信息化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的,是随着企业业务的变化而变化的,必须能够促进业务的生长和创新才行,必须更够加速企业的整体效率才有价值。所以,任何企业的信息化都是一个阶段性的、都是一个逐渐完善的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存在一种一劳永逸和解决任何问题的信息化系统。
所以,首先需要建立起对信息化的正确认识。其次,任何信息化实施,都是一个系统工程,都需要配备必要的资源的人员以及配套群里和义务才行,所以,需要企业建立对信息化实施的一整套包括人员培训,管理规范,组织流程等在内的系统方案。也建议,企业能够高度重视信息化的重要性,能够建立信息化的独立部门和职责,把信息化作为企业竞争力的新引擎。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