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论文荟萃 > 正文

钢铁电商:供给侧改革下的高弹性机会

发布时间:2016-05-10 10:48:47 中国证券报

钢铁业“供给侧改革”箭在弦上。

借力“供给侧改革”的有利时机,多年来“雷声大、雨点小”的中国钢铁业能否在“产能过剩”这一关键问题上真正实现“扫雷”,成为业内人士期待的焦点。

今年1月11日,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马国强成为新一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6年会长办公会期间,马国强表示,对钢铁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产能调整到与需求相匹配,包括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

产能与需求如何进一步无缝匹配,是钢铁电商正在做的事情。

钢铁电商的机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逐步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寻求新的发展势能,对此,钢铁电商对钢铁业供给侧改革的作用被寄予了厚望,业界将目光聚焦在“互联网+”上。

总部位于上海的钢铁电商龙头找钢网,2015年实现自营交易量850万吨,销售额180亿元。吸引外界的不仅是找钢网的业绩,央视前主播郎永淳的加盟,更向外界传递出钢铁电商目前炙手可热的信息。郎永淳表示,互联网一定会对各个传统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因此,互联网对于最传统行业的改造,机会最大。

“钢铁今天卖到白菜价,对于互联网的电商平台来说是最合适、最好的机会,去用新的技术、新的模式来帮助传统行业提升效率和价值。”在郎永淳看来,电商是没有疆域限制的,能使信息更加对称,更加快捷。

郎永淳认为,有了钢铁电商之后,一方面会让销售更加正常,效率会有所提高,因为供应链条变短成本也会降低,跨越的疆界也会更大;另一方面是市场的需求通过平台的反应更加精准,企业就会及时调整自己的结构,生产的精准性就有所提高。所以通过互联网这种跨疆域的销售,对去库存和降产能有一定的作用,但需要循序渐进。

事实上,作为大宗物资,钢铁买卖是有时间和资金成本的,一吨钢一天的资金成本大概1元。传统的钢铁周转时间是30天,电商则是8天至15天,这就相当于每吨节约15元。

除了加快库存周转、减少销售成本,电商未来还可以帮助钢厂实现“以销定产”,从而推动过剩产能加速退出。

广发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钢铁电商行业在成熟期的市场容量可望达到1万亿元的规模,净利润规模可达98亿元至170亿元。如此诱人的市场蛋糕,一时间全国各地钢铁电商雨后春笋般地快速涌现,产生了将近200家钢铁电商,而这批借助各路资本蓬勃发展的钢铁电商们都是“专业级”选手。

进入竞争洗牌阶段

从钢铁电商主体来看,目前圈内主流的划分方法为:钢厂自建电子销售平台、大型钢铁流通(钢贸)商网络交易平台、资讯类网站延伸交易平台与第三方创投钢铁电商平台4大类。

目前钢铁电商平台众多,火爆背后,业界人士担心钢铁电商会像前两年大热的团购网站一样批量倒闭。也许不久,中国的钢铁电商将迎来一波整合热潮。“钢云网”就一度是不少私募基金口中前景无限的新三板上市潜力股,如今却面临倒闭被追债的境况。

钢云是一家上线才一年多的钢铁电商平台,打着提供一站式深度整合服务的旗号迅猛开拓市场,一度被评论为拥有不错的业绩。可在经历市场的洗礼后,钢云电商却因膨胀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而钢云电商CEO朱志生仍背负着“民间借贷纠纷案”,钢贸商圈内的各类欠债尚未结清。

钢铁电商发展到这个阶段,逐渐进入竞争洗牌阶段。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家钢铁电商平台能实现盈利,谁也不知道这个过程要经历多久,企业能否撑到盈利的那一天。

钢铁企业“互联网+”其实很容易,自建平台或搭载第三方平台,都有现成的经验和模版复制,但资金是目前最大的阻力。所以,钢铁电商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则很可能是在金融市场。

也许在不远的未来,通过竞争和合作的方式,钢铁电商有望逐渐培育出3-5家较大型的全国范围内的代表性平台,此外还将有几十家区域性及某些流程和服务有较大优势的中小型平台。

对于钢铁业来说,搭载供给制改革的东风,产业未来仍有较高弹性。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