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2-29 16:39:54 学会工作部
中国物流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工 作 报 告
中国物流学会会长 何黎明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六年学会工作回顾
中国物流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自2015年11月份在重庆召开以来,已经走过六个年头。过去的六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六年,也是学会事业开拓进取、创新发展的六年。六年来,学会在党建引领下,全体会员共同努力,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理论研究、政策建言、产学研结合、学科体系建设、人才培养、品牌会议、对外交往和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做出了新的贡献,也为学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理论研究取得新成果
推动物流与供应链学术理论研究出成果、上台阶,是学会工作的重要任务。在2015年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我们发布了“十三五”时期10个方面的重大研究课题,内容涉及新时期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业内发挥了较强的学术指引作用。六年来,学会收到年度课题结题报告1922项,其中914项获奖;收到参评论文5742篇,其中2024篇获奖。参与学会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的会员达上万人次,参加成果评审的理事、常务理事和特约研究员达千余人次,均创历届新高。此外,学会还组织了3届“物华图书奖”评选活动,共有来自60家(次)出版社的281种图书参评,其中101种获奖。通过重大课题和重点课题招标研究,年会论文征集以及今年起首次设立的博士学位优秀论文,形成了各层级会员广泛参与,成果数量逐年递增、质量水平稳步提高的学术理论研究推进机制。
在全体会员广泛参与,成果数量显著增加的同时,我们瞄准行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集中力量,组织攻关,取得了一批重点研究成果。六年来,先后设立10个重大课题和24个重点课题,内容涉及物流规划、物流枢纽、产业融合、智慧物流、供应链创新、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绿色物流、物流立法和物流强国等行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一些重大、重点课题上升为国家重要决策参考,一些优秀论文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关于物流战略和规划的研究成果,多数被国家《“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吸收;关于物流枢纽、枢纽经济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准备了基础材料;关于《我国物流促进法立法研究》,部分成果已提交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交通物流立法工作研究参考;关于中央企业物流板块战略发展研究相关成果,为国资委编制央企“十四五”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关于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已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文件;关于智慧物流的研究成果已被重点物流企业采用,发挥了重要行业指导作用。
(二)政策建言开创新局面
围绕行业实际,服务政府决策,是学会职责所在。六年来,学会围绕打造“中国物流首选智库”的目标,组织广大会员,凝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物流政策研究。先后完成20多项国家物流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咨询工作,承担了30多项国家有关部门委托研究课题,主持了《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物流降成本等重点规划政策执行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
我们坚持一方面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情况,一方面向政府部门反映企业诉求的工作机制,积极推动政策出台。学会主要领导利用参加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有关部委重要会议的机会,推动企业诉求纳入政府决策文件。学会应邀深度参与政府有关物流政策的决策咨询过程,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4部门印发的《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和交通运输部等13部门《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学会都深度参与研究起草过程,提出的意见建议被充分吸收。这些政策措施使全行业普遍受惠,全社会反映良好。
我们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同推进物流业制造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工作,深度参与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与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动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参与交通运输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评审和验收工作。学会主要领导受邀担任“十四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增加现代物流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地方会员积极参与本地物流相关规划和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成为政府物流工作的高参顾问和得力助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学会在中物联党委领导下紧急行动起来,组织开展20多项专题调查。先后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169期情况简报、50多份专题报告、提出300多条政策建议,部分材料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取消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阶段性取消高速公路通行费、设立应急转运中心、减免缓缴企业税费等政策建议被政府部门采纳,有力支持了抗疫战争和复工复产。
(三)产学研结合形成新机制
产学研结合既是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培养优秀适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会出成果、出人才的工作抓手。2016年以来,学会加强产学研组织网络建设,增设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253个,遍及全国28个省区市。学会每年组织召开产学研结合工作会议已形成制度,六年来吸引4000余人次参加。除开展校企经验交流外,还积极推进供需对接,六年来企业和院校共提出300多个对接需求项目,内容涉及员工实训、技术开发、项目咨询、专利转化等。部分项目达成合作意向,有的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了具有学会特点的产学研结合创新机制。
由学会和日日顺供应链公司联合组织的“日日顺创客训练营”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大学生千余人次深入企业现场调研,万余人次参与课题讨论,院校、企业和社会三方导师点评指导与孵化。到目前,累计输出创业课题216个,孵化创业项目101个,申请国家专利40项,落地创业项目15个。企业获得优秀人才和实用成果;在校大学生创客实现了未毕业先就业;已有院校将此项目列入省部级奖项予以支持;一批优秀创客加入中国物流学会。形成了产学研各方共同参与、深度融合、共同受益的良性合作机制。
(四)学科体系迈上新台阶
人才是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第一资源,完善学科体系,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学会工作第一要务。在本届任期内,学会配合教育部完成了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换届工作。物流教指委、行指委完成了《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目录调整和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工作,开展了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研究,指导各地院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共立项课题878个,评出获奖成果310个,其中2项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部本科“双一流”建设中,牵头组织遴选推荐物流领域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共有60个物流类专业点列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名单,物流类新文科专业建设全面推进。
作为教育部“1+X”首批五家试点单位之一,我们将“1+X”试点与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企业内训课程、“中文+职业技能”相结合,获得教育部、国家学分银行、国家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行业企业及院校高度评价。开展物流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和“物流职业教育名师”的遴选推荐工作,表彰近百名物流专业教师,推动了物流学科专业建设。自2015年以来,学会每年发布物流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年度报告,引领物流专业建设发展方向。截至目前,全国已有700多个本科物流专业点和近2000个中职、高职、职业本科物流专业点,在校生总数50多万人,每年相关专业毕业生超过16万人。
(五)人才培养打造新平台
在建设学科体系,加强学历教育的同时,学会深入开展物流人才标准体系、培训认证体系建设,打造专业人才培养新平台。六年来,全国已有21万人参加了物流、采购、供应链等职业能力等级培训与认证,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输送了新生力量。在本届任期内,学会举办了3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600多所高校14万名师生参与,对于培养研究型和实用型相结合的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6年以来,学会组织了5场青年论坛,探索青年人才选拔举荐机制建设。138名45岁以下不同职业的会员参加演讲,38名获得青年新锐奖。参与论坛的青年才俊能力和职务得到显著提升,促进了事业发展。为适应学科体系建设发展要求,学会陆续开展了智慧物流、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教学能力等专项师资培训,为专业建设输送了优秀师资力量。此外,我们还组织和参与了教育部、人社部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为广大技能型人才提供了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深化合作的平台。
(六)品牌会议得到新提升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自2002年创立以来,已连续举办20届,成为业内的品牌会议。经过20年精心打造,“年会”在促进研究成果交流,探讨前沿学术理论,指导行业实践,推进产学研结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和扩大品牌会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本届任期内重点考虑的方向。六年来,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每年根据当年热点问题,确定会议主题和演讲嘉宾。选择不同职业、不同区域、不同学历水平、不同年龄段的上百人参与大会演讲,形成了老中青互补、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演讲团队。采取参会单位自荐和学会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分论坛,把话筒交给有意发言的参会代表,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理论氛围。六年来共组织专题分论坛70余场,为近千人次提供了演讲交流机会。自2013年会议规模超过1000人以来,学术年会参会人数连年保持在千人以上水平。学会每年还举办全国高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全国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推动物流与供应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经验交流。
(七)对外交往做出新贡献
六年来,作为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亚太物流联盟和亚洲托盘系统联盟等国际组织的重要参与方,学会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交流活动,得到了国际业界普遍认可。在统计指数方面,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正式发布,成为反映全球制造业景气水平的先行指标之一。在标准推广方面,推动托盘、冷链等标准的国际化合作,推出“一带一路”托盘共享行动,提升了国际物流标准领域的影响力。在人才交流方面,通过培训认证项目国际互认、物流专业国际认证、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师资培训等项目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2020年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致使国际人员交流严重受阻,许多活动选择在线上举办。我们先后承办和参与了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相关国际会议,交流中国抗疫及物流工作经验,发出“中国声音”,让更多世界同行了解中国。2016-2019年,我会当选担任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主席。2020年,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将最高奖项“主席奖”授予中国物流学会会长何黎明。
(八)组织建设呈现新面貌
六年来,中国物流学会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领导下,注重加强党的建设,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把党建工作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学会工作开展,形成了强大向心力。学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覆盖,扩大会员队伍和专家队伍,完善学会治理结构,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截至2021年11月底,学会在册会员总数超过1.2万人,比六年前增长74.2%。六年来坚持每年召开理事会,增补理事、常务理事和兼职副会长,会员结构不断优化,专家队伍来源相继扩大。本届任期内,经过不懈努力,我们多年期盼的《物流研究》《供应链管理》等学会期刊正式创刊,改变了学会成立以来没有会刊的局面,《中国流通经济》纳入学会期刊,打造一流学术期刊阵地。学会共聘任特约研究员385人,一批政治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热心学会工作的优秀人才参与到学会各项工作中来。学会秘书处采用数字化技术,不断改进和提升会员服务水平,实现了在线会员管理、在线投稿、在线培训等功能。开辟了学会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服务项目,定期编辑发送电子版《会员通讯》。学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日益完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回顾过去六年来的发展历程,学会不仅在“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而且在巩固提升历届形成的基础工作框架,形成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也有新的进展,展现了新时代学会事业发展的新气象。借此机会,我代表中国物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向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特约研究员和全体会员,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学会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同志们:总结过去六年的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做好学会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做好思想政治引领,才能确保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创新活动内容和服务品牌,打造服务体系和活动平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永葆学会的青春活力;必须坚持产学研结合,贴近产业、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保持学术理论研究的活水源头;必须坚持开放办会,广泛组织联接、密切交流合作、汇聚集体智慧,兼容并包,才能形成创新发展的合力;必须坚持改革发展,把握学会运行规律、优化队伍结构、完善组织机制,才能不断提升学会治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会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虽然研究成果规模数量不断扩大,但原创性、基础性、国际性的重大研究成果还比较欠缺;产学研结合取得重大成果,但总体上来说“两张皮”现象仍然存在;知识汇聚与成果转化的力度不够,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的广度深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会员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内容载体还有待进一步丰富,学会自身建设和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会员日常联系不足,创新驱动的生态体系和工作空间亟待扩展。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发展潜力和努力方向。
二、对新一届理事会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议
当前,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今后五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阶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广大会员和物流工作者提供了广阔舞台,也为学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将要召开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和业界人士,推动学会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构建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有温度的会员之家,以高水平的成果、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发展,为建设物流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为此,我提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第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要按照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学会组织特点的党建模式,促进学会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动力。要进一步扩大会员覆盖面,增加行业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企业高管和青年会员比例。办好各项品牌会议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会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要进一步完善会员服务体系,强化服务能力,充分调动会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会员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获得感。要更好发挥理事、常务理事和兼职副会长作用,团结带领身边的会员,积极参与学会工作。要更加重视特约研究员工作,更好发挥他们在理论研究、成果转化、政策建言和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核心骨干作用。要瞄准行业一流目标,办好《物流研究》《供应链管理》《中国流通经济》等学会期刊。要加强学会数字化能力建设,建立协同化工作模式,拓展生态化合作网络。要完善学会内部治理机制,全面建设会员之家。学会各项工作都要坚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紧跟时代、立足实际,提高为会员、为企业、为行业、为政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坚持创新驱动,强化重大选题研究
当前,世界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突飞猛进,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新的战略任务,行业发展面临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学会研究工作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研究水平,推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借此机会,我提出以下10个方面的重大课题,供大家讨论:一是新发展格局下物流发展战略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二是区域重大战略对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影响和政策规划研究,三是物流要素全面市场化改革机理和政策研究,四是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机制和保障措施研究,五是物流业与制造业以及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研究,六是国家物流枢纽网络体系建设运营组网研究,七是物流数字化转型战略与路线图研究,八是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低碳物流发展战略研究,九是安全高效、自主可控的国际物流供应链战略与策略研究,十是国防军事物流战略和军民融合路径研究等等。
处于当今变革时代,行业面临的重大研究课题还有许多。希望大家结合实际,创新思维,从世界潮流、国家战略、行业需要和人民福祉等方面考虑选题方向,使我们的研究能够走在时代变革和行业发展前列,有利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要汇聚一流人才,创新一流学术成果,建设与现代物流强国相适应、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会和学术理论科研体系。
第三,坚持调查研究,建设行业高端智库
要深化调查研究,建设服务党和政府的高端智库。要围绕“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深入开展战略咨询研究、行业调查研究、政策储备研究和第三方评估研究,建立汇聚专家群体智慧、聚焦政策创新制度改革、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高端平台。要突出战略导向,加强重大战略咨询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面向学会重大课题,组建专项团队,开展课题攻关和研究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继续加强调查研究,聚焦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要加强专家队伍建设,吸引领军人才加入,培养青年智库人才,吸纳国际专家学者,建立高水平智库专家团队。要打造学会智库品牌,畅通智库报送渠道,实施决策咨询提升计划,提高为党和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
第四,坚持协同推进,深化产学研融合
要以产学研结合为重要抓手,完善基地组织建设、强化学会枢纽作用、营造成果转化生态,建立校企紧密合作、成果顺畅转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共同体。要开展产学研基地升级工程,立足企业创新需求的主战场,完善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要搭建开放融通的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平台,建立“项目库”“专家库”,推动产学研供需精准对接、成果高效转化,构建以学会为枢纽的创新共同体。要鼓励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热情,展示物流创新创业成果。要协同地方政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打造物流科创中心,完善成果转化生态体系,推动物流技术创新“揭榜挂帅”。要支持和推动“日日顺创客训练营”和“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活动升级扩容,提质增效,为产学研各界人才施展才华、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机会。
第五,坚持培育人才,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
要以立德树人为使命,推动现代物流高等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在职培训认证体系建设,打造助力科技自立自强、适应技能中国要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物流人力资源平台。要围绕物流学科体系建设,加强相关理论研究,增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要配合教育部“双一流”“双万计划”,推动建设物流学科一流大学、一流专业,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师资水平,培养一流研究型人才。要聚焦物流管理“1+x”试点,落实“双师型”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快培训认证的实用化、数字化、品牌化建设,培育一批市场有需求、培训有特色、品牌有含金量的培训认证项目,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搭建高质量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坚持办好青年论坛,助力青年人才成长,形成学会事业人才辈出、永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第六,坚持开放合作,扩大对外交流网络
要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学术事务,促进对外交流合作,参与跨越国界、互利共赢、开放创新的国际物流合作体系。要深入参与国际组织学术领域事务,参与国际物流规则、标准和认证制度制定,发出“中国声音”。要强化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人才交流与资质互认。继续开展英文论文、课题和论坛征集,吸引国际物流领军人才参与,提高会议活动的国际影响力。要深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合作机制,拓展物流合作领域和渠道,扩大互利共赢、开放创新的国际合作交流网络。
各位代表、同志们:中国物流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物流发展道路。勿忘昨天的奋斗与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与担当,不负明天的梦想与荣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在新的起点上投身于物流强国建设,奋力书写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学会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新青年吴兴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在湖州启动
- 何辉出席原木期货和期权上市活动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4.11.22)
- 何黎明:打造“养车”新生态 助力物流高质量发展
- 崔忠付出席2024年IATA北亚区CARGO DAY暨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
- 中物联2024年第5号公告 《卡车运维管理师从业能力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 任豪祥会见湖州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链长、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全明一行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8期预告:《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 关于召开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年会的通知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41111--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