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4-23 10:08:55 中物联冷链委
冷链物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协同发展
——在2021粤港澳大湾区冷链产业合作峰会上的致辞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崔忠付
过去的一年,在党和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以及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率先摆脱了新冠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走出了经济萎靡不振的泥潭。2021年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8.3%,比2019年一季度增长10.3%,两年平均增长5.0%。
与此同时,消费市场延续上年逐季恢复态势,市场活力持续改善,具体表现在: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回升,消费市场加快复苏。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5万亿元,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长4.2%。疫情对消费市场的影响不断减弱,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二、商品销售增势良好,餐饮等服务消费明显复苏。一季度,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两年平均增长4.8%。餐饮收入同比增长75.8%,其中3月份餐饮消费显著改善,餐饮收入同比增长91.6%。
三、网络销售发展向好,实体店零售继续回升。一季度,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8%,两年平均增速为15.4%,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突破200亿件用时仅83天,比2020年缩短45天。实体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2.2%,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
在经济大环境日益复苏的大背景下,冷链物流板块尤其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整体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进入到2021年以来,冷链物流行业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冷链产业环境将迎根本性利好
进入2021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做出重要批示,冷链物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当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冷链物流不仅是改善和解决我国当前主要矛盾的重要保障手段,冷链物流也是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促进消费升级的融合剂、催化剂。近期,中物联冷链委正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密集开展冷链物流调研,多项冷链政策落地在即。
二是冷链物流行业监管力度趋严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的影响,政府对于冷链物流的监管进一步深化,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监管平台已初步建成,从枝头到舌头的国内冷链食品信息链也在加速连通过程中,全链条、全流程、全覆盖的食品安全体系将会建立。此外,由国家卫健委、中物联及中物联冷链委等单位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已经于今年3月11日正式实施,配套的市场监管和行业执法即将就位,长期以来劣币驱除良币的不利局面将得到改观。
三是对于冷链物流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202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1000美元,中产阶级数量接近4亿人,城镇化率超过60%,生鲜电商交易额约3000亿元左右。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消费场景的改变,冷链物流市场需求日趋旺盛的同时,也对今后冷链物流的发展提出了“全链条、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新模式、高效率”等更高层面的要求,倒逼冷链各领域企业加强危机意识、加快转型升级。
四是冷链物流资源建设力度持续增强
进入到2021年,各级政府更加意识到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基础民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发展冷链物流产业,推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成为很多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伴随着冷链新基建政策的逐步深入,冷链物流两端及流通环节的各类基础设施及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逐步向体系化、系统化方向沉淀。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广州、深圳等九个珠三角城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 总人口已超过7300万人,GDP总量达到12万亿元,是比肩全球三大湾区的世界级城市群。因此在大湾区,冷链物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据测算2021年大湾区食品冷链需求量将突破2600万吨,食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400亿元。
目前从港澳、深圳和广州之间的冷链物流发展关系来看,深圳地区承担着供港蔬菜和鲜活冷冻食品的集散、仓储和配送功能,广州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建设实施方案》,立足广州、携手湾区、联结港澳、辐射内地,大力发展粤港澳“菜篮子”工程。香港作为世界级的自由贸易港,在全球食品贸易中转业务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进口的很多冷链食品先要通过航空、航运达到香港,然后分销到内地。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在冷链物流发展方面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改革开放程度高,国际贸易制度创新和营商环境相比其他内地城市具有优势,在关税优惠(CEPA等)、通关便利、金融配套、资金扶持等方面政策洼地属性突出。
二是产业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粤港澳之间基本形成了以广州港、深圳港、香港港、澳门港为枢纽港,由江门港、中山港、佛山港、虎门港等组成的港口群;形成了由广州、深圳、香港、珠海等组成的空港群;形成了由深港西部通道、皇岗、沙头角、深圳湾、福田口岸、文锦渡等6个陆路口岸和广九高速铁路等组成的陆路运输体系。
三是冷链需求空间大,据统计粤港澳大湾区人均GDP为2.3万美元,人均消费能力强,对生鲜食品需求旺盛,品质要求高。这也催生了大量的冷链物流企业在粤港澳地区开展冷链服务,2020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中有13%分布在该地区。
加快粤港澳冷链物流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大湾区更好地打造宜居的城市群生活圈,对于全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虽然优势明显,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大湾区冷链物流的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分布结构失衡,粤东西北地区与广深、港澳冷链物流衔接不匹配;供应链结构还需优化,生鲜食品行业上游货源相对分散;跨境冷链形势仍然严峻,食品进出口是大湾区核心业务之一,在新冠疫情影响下,整体业务运营受到较大影响。
借此峰会之际,行业精英齐聚,在此我对大湾区冷链产业的发展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充分分析地区特性,为冷链物流发展创造新环境。大湾区各地均具不同的地域优势,如广东省的科技创新活跃;香港特区拥有成熟的金融体系和航运系统;澳门特区拥有葡语国家的经贸服务平台和大量资本等。促进冷链物流的发展,还应充分分析地区特性及市场需求,结合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要求,创建适宜行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助力冷链物流新业态、新场景、新模式的搭建。
第二、优先整合现有资源,为冷链物流发展提供新动能。大湾区整体经济发展活跃度较高,冷链物流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加之开放性政策的助力,更是为冷链物流创造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优先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整体“一盘棋”的资源规划至关重要。在助力冷链物流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提升现有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过渡投入的情况发生。
第三、组建专业人才团队,为冷链物流发展奠定新基础。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地域优势,充分发挥产学研的整合力量,吸纳各方精英人才,组建“理论+实践”的行业复合型人才团队。加强与各方主体的联动,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及保障,奠定行业发展新基础。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冷链物流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阶段。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更是给冷链物流带来了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让我们一起携手,共绘大湾区冷链物流发展的新蓝图。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中物联废止1项团体标准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9期预告:《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朝闻天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全年社会物流总额有望超360万亿元
- 胡大剑出席首届株洲智慧钢铁及物流产业生态大会
- 央视报道| 草果 鲜花 车厘子……冷链发展进入快车道 物流还有哪些新趋势
- 国家标准《多式联运服务质量及测评》(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41216--241220)
- 何黎明出席第二十七届中国供应链技术与管理发展高级研讨会
- 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会暨采购供应链协同展在广州举办
- 马增荣会见厦门市商务局副局长黄慧菁一行
- 胡大剑:推动供应链融合发展,构建世界级繁荣湾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