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12-01 15:26:00 学会工作部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执行) 贺登才
(二O一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六届三次理事会审议通过)
下面,我受何黎明会长的委托,向理事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一年主要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学会在各位理事和广大会员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下,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简要回顾如下:
第一,创新物流理论研究
一年来,我会物流学术理论研究工作创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成果数量稳定增长。本次年会共收到来自全国30个省市3000多位作者提交的参评论文739篇、课题研究报告210件,规模数量保持了稳定增长。二是选题切合实际。这些成果的研究内容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应链管理、产业物流及民生物流、“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共享经济、智慧物流、军民融合、绿色物流等方面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三是研究质量有所提升。参评的各位评委普遍反映,本次获奖的论文和课题,研究质量高于往年,具有较强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意义。学会选择部分重大课题和一等奖获奖课题,编辑出版了《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部分论文也将在学会网站与大家分享交流。
第二、推动物流政策落地
学会政策研究及推动工作取得实效。年初以来,我会通过组织座谈、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积极反映企业诉求。提出的许多政策建议体现在国务院办公厅8月7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文件中。关于延续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增加运输服务“营改增”抵扣、“无车承运人”试点、规范“货车超限超载治理”等政策建议被有关部门采纳,正在落地实施。受政府有关部门委托,我会组织开展的课题研究及示范项目评审工作按计划推进。许多会员积极参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物流规划、政策的研究起草工作,成为推动物流政策环境持续改善的重要力量。
第三,深化产学研结合
今年4月,学会在浙江舟山召开了2017年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产学研基地负责人、相关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600余人参加,100多家产学研基地提交了交流材料, 30个年度优秀产学研基地获得表彰。新增设20个产学研基地,我会产学研基地总数达到140个。会议还组织了产学研供需对接沙龙,近30家单位提出了项目需求,并就产学研结合工作展开讨论,部分单位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第四,办好物流学术年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是学会的品牌活动,也是全国物流领域学术研究的年度盛会。去年11月,第十五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来自全国物流领域1200余名代表参加,近1000件成果参与交流。将于明天举行的本届学术年会,不仅有国内知名专家和企业高管做主旨演讲,还邀请了欧洲、日本及世界银行的代表与会,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并有十几场专题分论坛同时举行。以期进一步做大“产学研结合、国内外交流”的平台,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增加参会代表的“获得感”。
第五,打造创客训练平台
“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由中国物流学会与青岛日日顺物流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定位于:开放、协作、共赢的物流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截至目前已有78个创业课题输出,其中10个项目进入孵化,2个国家专利正在申请,1个项目进入测试应用阶段,“一种无人机货物盘点系统”已获得国家专利。今年第二届“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开营以来,已有来自全国17所高校的160余名大学生参加了一号营地企业侦查、二号营地院校练兵、三号营地创客亮剑的活动,将接受本次年会四号营地“学会集训”的检阅。又一批具有较强商业潜力和价值的解决方案,将进入五号营地“重点孵化”阶段。通过这项活动,企业发现了一批新成果、新人才;学校找到了教学改革、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径;学生得到了创新创业的实战机会;学会也扩大了影响力,形成了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新机制。
第六,改革教育培训工作
据我会与物流教指委、物流行指委共同发布的《2016年中国物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共有551所本科院校开设598个物流类专业;965所高职院校物流类专业通过审批,专业布点数达1310个;780所中职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物流人才学历教育全方位提升。我会积极推进物流、采购行业培训认证教材第四版编制工作,“物流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认证”和“采购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等级认证”项目,已通过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全球标准认证。承担高职物流类7个专业教学标准的编制和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编制申报工作。完成了2016年度物流教改教研课题的结题验收及2017年课题立项工作,2016年共有103个课题完成结题,其中优秀获奖课题77个,2017年共立项课题176个。我会与物流教指委、行指委共同主办了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研讨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作业方案设计与实施比赛、首届“云丰杯”全国逆向物流设计大赛。组织了以“电商物流”、“跨境电商”、“智慧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等为主题的教师高级研修班。面向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组织高端培训,举办了“中国物流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及“物流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16年高级研修项目”,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搭建面向全领域、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平台。
第七、扩大国际交流渠道
今年1月,我会何黎明会长全票当选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全球主席,这是自1974年该组织成立以来亚洲人首次担任这一职务,增加了我国在该组织的话语权。一年来,学会主要领导带团出访,参加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亚太物流联盟组织的国际会议和交流活动。同时,接待有关国家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国际组织来华访问,与更多的国际组织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例如,我们与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教育培训签约合作协议,将在基础性研究、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认证项目证书互认与合作、质量保障、师资培训、采购与供应管理国际标准在中国的推广与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
第八,加强学会自身建设
加强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完善制度建设,促进学会工作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参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务学习讲座,不断提升学会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过去的一年,我会发展新会员超过1000人,新聘任特约研究员39名。为适应学会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次理事会拟增补部分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候选人名单已通过资格审核,提请本次会议选举。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履职尽责的结果,是广大会员积极参与的结果,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本届理事会向各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过去的一年,学会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物流学科体系有待完善;二是行业整体研究水平有待提高,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不多,低水平、重复性研究还未根本扭转;三是产学研合作层次不高、深度不够,协同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四是对外交往长效合作机制还需完善,实质性合作有待加强;五是学会自身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等。
二、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任务
不久前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开启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学会工作面临新任务、新课题。
第一,新时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定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两段话直接讲到了“物流”和“现代供应链”。“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作为连接三次产业,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十九大提出的许多战略任务都与物流业密切相关。比如:创新驱动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建设美丽中国等,都对新物流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见,现代物流业和现代供应链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第二,新时代新物流的新任务
如何发展新时代的新物流,怎样从物流服务的角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新需要?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新时代对新物流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物流一定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物流;是与各类产业深度融合的物流;是现代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的物流;是智慧物流技术创新应用的物流;是各类物流基础设施衔接配套的物流;是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的物流;是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绿色低碳的物流;是服务于全面开放新格局的物流;是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的物流;是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物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的新物流。新时代新物流的新任务,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探讨,更需要凝心聚力,为之奋斗。
第三,新时代学会工作的新课题
作为推动行业发展“首选智库”的物流学会,理应争当新物流、新征程的“排头兵”。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新思想。物流学会会员都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和核心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关键要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联系实际,融会贯通,用新思想统领学会工作的新发展。
二是努力推出新成果。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其中就包含了物流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如何找准这些矛盾和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性研究,拿出符合时代潮流、体现国家战略、服务行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研究成果,是学会工作的主攻方向。
三是大力培养新人才。新时代的新物流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供应链理念、互联网思维、国际化视野,既有脚踏实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和全新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新人才。新人才的培养,是院校、企业、社会的责任,也是学会工作的主要任务。
三、下一步学会工作的基本思路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要求呼唤新作为。我们要牢牢把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新时代、新物流发展的新要求,谱写学会工作的新篇章。
一是夺取理论研究新成果
我们要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系统研究新时代物流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以实践探索深化理论研究,以理论创新推进新物流体系建设。要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加强研究并准确把握物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制约物流业发展的“牛鼻子”。要按照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安排,以学会重大课题为抓手,团结跨领域、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研究力量,全面系统地研究新物流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思路、实施路径和政策保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物流强国”做好“智力储备”。
二是开创政策研究新方位
要充分利用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有利时机,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反映企业诉求,主动参与政府决策。要以国家发展规划为导向,把握物流业发展趋势,围绕行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政策建议,提高政策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联合物流细分领域专家,增强政策解读的准确性和影响力,为政策贯彻落实创造条件。要加强与地方行业协会和会员的联系,跟踪政策落实情况,评估政策落实效果,提供政策完善建议,全面推动政策落实到位。要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开展物流综合性立法研究,为建立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做出应有贡献。
三是实现产学研结合新突破
要联络政产学研各方,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研究成果转化。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基地建设,评选优秀产学研基地,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要继续办好产学研结合工作会,总结推广产学研基地的发展经验、先进模式和优秀案例,共同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要完善产学研合作信息网络,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对接服务。
四是建立人才培养新体系
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要搭建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继续办好“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等活动,培养物流创新型人才。要突破专业壁垒和学科专业界限,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要联合高等院校,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智慧物流的用人需求特点,构建智慧物流人才培养体系。要深入推进企业和职业院校的合作,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全面推广“学徒制”、“订单式培养”、“学分银行”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物流技术型人才。
五是迈开自身建设新步伐
要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明确发展目标、找准发展路径、确立重点任务、完善组织架构,做好学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把全体会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学会的各项任务中去。要扩大发展新会员,吸引更多物流人才加入学会。坚持特约研究员聘任制度,不断壮大研究队伍。将热心学会工作、负有一定领导职务的会员逐步增补进入学会理事会。要注重发挥各位兼职副会长的作用,凝聚各界人心、汇聚多方力量,壮大学会自身组织,增强发展活力。要搜集各类会员服务需求,开发多种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高学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是打开对外交流新局面
要加强与国外同行业相关组织的交流合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书刊出版、人才培训、交流访问等活动,扩大国内外交流。要积极参与和领导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的工作,放大“中国声音”。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组织开展合作,宣传推介“中国方案”。要发挥学术年会的品牌优势,邀请国外知名学者发表演讲,吸引更多国外专家教授企业家参会交流,打造国际性物流学术品牌盛会。
各位理事:以上是学会理事会对一年来学会工作的简要回顾,以及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建议,请予审议。
相关阅读
每日 推荐
- “新青年吴兴杯”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在湖州启动
- 何辉出席原木期货和期权上市活动
- 中国公路物流运价周指数报告(2024.11.22)
- 何黎明:打造“养车”新生态 助力物流高质量发展
- 崔忠付出席2024年IATA北亚区CARGO DAY暨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大会
- 中物联2024年第5号公告 《卡车运维管理师从业能力要求》团体标准发布
- 任豪祥会见湖州市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链长、湖州市政协副主席李全明一行
- 中国物流标准大讲堂第28期预告:《仓单要素与格式要求》国家标准宣贯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关于召开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 关于召开2024第二届电子产业供应链年会的通知
- 中国重要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周报 (241111--241115)